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到1.4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2.8%。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是“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控制好自身血糖,方能更好地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糖,除了要測空腹血糖以外,還有餐后血糖,如常見的餐後2小時血糖,還有的醫生要求測餐后一小時血糖。
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解,為什麼要測餐后一小時血糖?
實際上,餐后一小時血糖同樣具有重要的診斷依據,它代表糖友飯後一小時,所測得的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對於血糖正常的人而言,在進食食物後,食物會被分解消化為葡萄糖,此時血糖會升高,但胰島會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后,從而穩定餐后血糖。
可對於糖尿病患者,正是因為胰島素分泌異常,才導致餐后血糖不易控制,所以對於餐后一個小時的血糖,若在6.7~9.4mmol/L是正常的。
若你超出這個範圍,就要提高警惕了,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還容易誘發糖尿病併發症,如經常在飯後出現頭暈、頭痛、心悸、胸悶、胸痛、乏力的人,或許是血糖高的表現。
與此同時,糖尿病患者要當心:飯後的這4個小行為要儘早改,是血糖波動的關鍵!
飯後吃水果:對於血糖控制較差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建議你飯後吃水果,任何水果都有一定的熱量,在吃飽的前提下,再進食過多的水果,無異於會增加機體代謝的負擔,以及不利於胰島分泌胰島素,從而促使血糖水準升高。
當然,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更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的時間是在加餐的階段,或者是飯中適量吃。
飯後立即劇烈運動:的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適量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但飯後劇烈運動可不是一個好的行為,既會增加腸胃代謝的負擔,還容易造成血壓上升,對血糖控制不利。
飯後立即吸煙:吸煙的人常言“飯後一根煙,賽過活神仙”,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飯後吸煙,會促使血糖飆升,以及會對血管健康不利,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飯後立即躺著:飯後不建議糖尿病患者立即躺著,一方面會增加肥胖的危險,另一方面平躺著容易增加腹部壓力,刺激胃酸分泌,對於有胃食管反流的糖尿病患者更不建議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