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量與壽命密切相關,經常每天只吃2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更新于:2025-03-26 08:06:43

老林今年68歲,患有糖尿病有些年頭了,從確診后就一直服藥控制病情,每天吃藥跟吃飯一樣準時,吃得他疲憊不已。早前,他在網上看到一個文章說少吃點可以控制血糖,甚至能治癒糖尿病。

於是他開始嘗試學著減少吃飯,最早是先把晚飯省略掉了,後來逐漸開始不吃午飯、不吃降糖葯,堅持了一段時間他整個人都飄飄然的,胃也難受得不行。

一天,他直接暈倒在了家中,送往醫院后發現是急性酮症酸中毒伴有急性胰腺損傷,經過搶救恢復了生命體征,但仍需要在ICU病房觀察幾天。

醒來後,老林還覺得很不服氣,人家少吃飯糖尿病都治好了,怎麼自己反倒進了ICU?

一、研究發現:一天只吃兩頓飯,死亡風險上升

一日三餐對於健康而言非常重要,但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大提高,尤其是在吃這方面,經常存在營養過剩的情況,身材也變得日漸肥胖,於是很多人就想著每天少吃一頓來減少熱量的攝入,將一日三餐變成了兩餐,晚飯不吃,然而,這樣做真的健康嗎?

此前,美國愛荷華大學、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美國一項調查資料庫內2.4萬余名年齡40歲以上的受試者進行了調查,分別對受試者的進餐頻率、間隔時間、禁食等一系列數據進行了收集。

所有受試者中,有1116人每日吃1餐、6315人每日吃2餐、13626人每日吃3餐,其餘受試者每日吃≥4餐,在進行了15年的隨訪後,有兩大發現:

第一,一天吃三頓的受試者,和兩餐時間間隔是4.6~5.5小時的人相比,兩餐之間的時間間隔少於4.5小時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7%、22%。

第二,一日三餐無論不吃哪一餐,都對健康有害。相較於一天吃三頓的,一天吃一頓飯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83%;一天吃兩頓則會導致兩種風險分別上升7%、10%;其中,不吃早餐會導致風險分別上升11%、40%;不吃午餐會讓風險分別增加12%、15%;不吃晚餐則會讓風險分別增加16%、19%。

長期一天只吃兩頓飯,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風險,尤其是這3個危害,每個人都需要瞭解。

血糖波動大:長時間不進食體內的血糖水準會下降,但在下一餐突然攝入大量食物時血糖水準會大幅度上升,劇烈的血糖波動會給胰島功能、血管帶來很大的挑戰,長此以往下去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容易缺乏營養:每天少吃1頓飯會導致身體無法攝入充足的營養,時間長了會導致營養不良,讓器官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

加重腸胃負擔:長期只吃2頓飯意味著每頓飯可能會吃更多的食物,這樣一來會導致胃腸道負擔加重,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甚至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發生。

二、若想長壽,3個晚餐習慣儘早改

飲食習慣與健康之間存在直接關係,尤其是晚餐更加需要注意。想要保持健康、長壽一定要改掉這幾個不良的習慣。

1、吃得太晚

《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對20位平均年齡26歲、體重指數是23.3、習慣於22~1點就寢的受試者分別給於同樣熱量的飲食,但一組是在下午6點吃飯,一組實在晚上10點吃飯。

結果顯示,夜間10點進餐相較於常規下午6點進餐的受試者,血糖水準上升了18%、身體消耗脂肪水準下降了10%。該現象在本身肥胖、糖尿病患者身上更為明顯。

該研究說明晚餐吃得過晚會導致夜間葡萄糖不耐受,讓體內脂肪酸氧化、動員下降。尤其是本身習慣早睡的人,晚餐吃得過晚很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導致預期壽命受影響。

2、吃得太快

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曾對187名平均年齡43.6歲中年人進行了研究,分別將早餐時間<10分鐘、午/晚餐時間<20分鐘定義為吃飯速度過快。經分析發現,吃飯速度快,尤其是午餐、晚餐吃的過快,會顯著增加血脂、血糖代謝異常的發生風險。

3、吃得太葷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晚餐攝入過量動物蛋白,會導致心絞痛/心臟病風險增加44%;攝入過量精細米面等精緻碳水,則會讓心絞痛風險增加63%、心臟病風險增加47%。

建議晚餐蔬菜、肉類和註釋的比例保持在2:1:1,如若前兩餐蔬菜攝入的量不夠,還可以適當將比例調整到3:1:1。

三、晚餐是注意這4點,吃得更健康

想要健康地吃晚餐,有不少的細節需要注意,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1、吃七分飽

晚餐後身體的活動量多比白天要少,能量消耗的也比較少,所以熱量攝入也要適當減少,比如少吃點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建議晚餐吃到7分飽左右即可。

2、學會搭配

上文提到,晚餐蔬菜、肉類、主食的比例應該為2:1:1,其中蔬菜要避免吃土豆、山藥等澱粉類含量高的,肉類可選擇豆製品、海產品替換,主食要粗細糧搭配。

3、選對時間

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晚餐在下午6~7點吃最為合適,最好在睡前3小時吃完。因為胃的排空時間大約是4小時,這個時間點進食可以保證睡前胃內的食物都消化完了,胃腸道負擔減輕,對促進睡眠有好處。

4、細嚼慢咽

健康人群每餐飯的進食時間應不少於15分鐘,早餐可控制在15~20分鐘、午晚餐控制在30分鐘左右,每口飯要嚼20下左右為宜。

一日三餐中的每一餐都對健康很重要,切不可聽信謠言而盲目少吃任何一餐,否則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兩頓飯挨得近,死亡風險高!新研究:兩餐間隔別少於4.5小時》. 生命時報 2022年12月04日

[2] 《晚餐決定壽命!錯過這個晚餐“最佳時間”,6種疾病找上門……》. 科普中國 2023年04月24日

[3] 《晚餐做出4個改變,癌症、心臟病風險更低,壽命更長!堅持下來受益終身》. 北京衛視養生堂 202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