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中的橡皮擦— —阿爾茨海默病
更新于:2025-03-26 08:02:48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腦部疾病,患者的腦細胞會急速退化,但並不是正常的衰老過程。腦部功能逐漸減退會導致智力減退,情感和性格變化,最終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阿爾茨海默病約佔老年期失智的59%,即通常所說的“老年性失智”,阿爾茨海默病一般發生在65歲以後,起病不易察覺,發展緩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漸加重的健忘開始,有些老年人說:“哎!人老了,記性也變差了!”這可能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先兆。

當發現自己、家人或者身邊朋友出現下列行為時,要尤為注意,這些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險信號:

一、 記憶力日漸衰退,影響日常起居活動,例如炒菜放兩次鹽,糖鹽混淆,做完飯忘記關煤氣等。

二、 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例如難以勝任日常家務,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飯菜的步驟等。

三、 語言表達出現困難,忘記簡單的詞語,說的話或寫的句子讓人無法理解。

四、對時間、地點及人物日漸感到混淆,易迷路、不記得今天幾號、星期幾,自己住哪兒。

五、判斷力日漸減退,例如烈日下穿著棉襖,寒冬時卻穿薄衣。

六、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談的思路,或不能按時支付各種帳單。

七、常把東西亂放在不適當的地方,例如將熨斗放進洗衣機。

八、情緒表現不穩及行為較以前顯得異常,例如情緒快速漲落,變得喜怒無常等。

九、性格出現轉變 ,可變得多疑、淡漠、焦慮或粗暴等。

十、失去做事的主動性,終日消磨時日,對以前的愛好也沒有興趣。

如果懷疑得了阿爾茲海默病我們該怎麼辦?首先一旦有懷疑,就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診查科室通常是神經內科或者記憶障礙門診。當進行門診時,提供詳細的病史十分重要,同時醫生會結合神經心理測評和相關血液的化驗、磁共振等輔助檢查。

一旦確診,患者及家屬也不必過度驚慌,保持樂觀心態,保持環境接觸,讓患者多與他人一起出去散步、交流,多活動,不要封閉、隔離自己,繼續保持愛好,就能夠説明患者改善認知功能和行為障礙,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延緩疾病進展。

最後,附送幾點小貼士,希望能夠説明大家破除誤區,進一步深入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

誤區1:記憶力下降不是病,“人老了就這樣”“就是老了”“沒必要治療”。

老年性失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加重,病程長達10~20年,進而給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認知與判斷能力帶來極大的影響。請記住:治與不治不一樣,積極治療好處多,早治晚治不一樣,早期治療是關鍵。

誤區2: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病一樣,去醫院吃吃藥、打打針就好了。

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不僅需要去醫院治療,也需要患者和家屬的積極配合,家庭護理對於患者的恢復非常重要。

誤區3:治療1個月了,還是沒效果,是否診斷錯誤,服藥還有效嗎?

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的藥物+康復鍛煉才能恢復部分功能。

一部老北京的思鄉史
一部老北京的思鄉史
2025-03-26 0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