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樂山大佛嚇哭了。”
這是樂山大佛第2439名受害者的自述。
難得熬到了假期,邱先生(化名)抱著滿腔的熱血和激情,來到了美麗富饒的成都,第一站就去了讓人嚮往且敬畏的樂山大佛。
一下車,邱先生遠遠的看了遠處的大佛一眼,瞬間感到心慌和恐懼。好似這個龐然大物能夠隨時把自己給吸進去,腿都直打顫,一點旅遊的喜悅都沒有,只想逃。
事後,邱先生被網上評為了第2439個受害者。
其實,以邱先生為首的,被樂山大佛嚇哭的這些人,有一個醫學名詞,叫作巨物恐懼症。
一、什麼是巨物恐懼症?
巨物恐懼症是一種精神科的疾病,這類人群是對巨型事物產生的一種無法解釋的心理恐懼,屬於心理紊亂狀。
這類人群表現為焦慮、恐懼引起的焦慮情緒,為了減輕焦慮而採取的一種迴避行為,是趨利避害的一種本能反應。
巨物恐懼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尤其是兒童對巨獸產生的一種恐懼感心理,也被稱之為巨獸恐懼症,是一種心理創傷、心理障礙。
當然,以小妙為首的妙齡少男或者少女們,有巨物恐懼症的人也不在少數,這類人一般對高聳的建築物、火車、飛機、船隻,甚至是陰雨天控制巨大的雲都會產生一種莫名恐懼,感覺存在一種壓迫感,是神經症的一種表現。
當然,也有部分人體現在會控制不住的想去看龐大的事物,心裡癢癢的,這就跟小妙想看恐怖片,又不敢看的心理一樣。這種痛並快樂者的想法,相比很多人都會有。
當然了,這種精神症和“精神病”可不一樣,巨物恐懼症並不會對社會或者周圍的人造成傷害,最多也就在讓自己幼小的心靈受受傷罷了。
二、一切恐懼都來自未知
可能有些巨物恐懼症的人會問,我沒有受到過什麼創傷,為什麼還會害怕龐大的物體呢?
巨物恐懼症無法單一的說是哪種病因,這是生物、心理以及社會因素作用的結果,跟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生活環境以及心理狀態等都有關係,但是歸根結底,巨物恐懼症是自身心理承受力差異以及對未知的恐懼引起的,通俗點說,你之所以怕哪些龐大的物體,是因為它的出現超出了你的認知,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不知道會不會傷害你,所以就會感到害怕。
當然,巨物恐懼症也有可能是遺傳因素造成,尤其是一些多基因遺傳類疾病,在這方面有著重大的作用機制。其次,跟童年時期的不良經歷有關係,如果在童年期間遭遇一些事情引起各種恐懼以及焦慮,也會引起巨物恐懼症。
另外,性格特徵也是引起焦慮恐懼的原因之一,比如緊張、膽子特別小、敏感、多疑等;最後巨大的壓力也會引起巨物恐懼症,需要正確引導壓力,緩解各種焦慮恐懼問題。
三、3張圖,測試你的巨物恐懼症到了哪一步
說了這麼多,測試測試,你的巨物恐懼症到哪一步了吧,話不多少,直接上圖!
第一階段:感到害怕、心慌
在看到巨物的時候,巨物恐懼症患者首先會感覺到害怕、心慌,在巨物面前感覺自己非常渺小,甚至感覺自己要被吞噬掉,這是一種心底發出的由內到外的一種害怕以及心慌,會感覺到心跳加快,不敢直面。
第二階段:呼吸不過來
如果在出現第一階段不採取措施依然跟巨物直視,會感覺到一種壓迫感,會發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呼吸上來,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胸痛、顫抖的癥狀,在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盡量自助改善環境,不可“強攻”。
第三階段:暈倒
巨物恐懼症最為嚴重的階段當屬暈倒,這是身體趨利避害最徹底的一種解決方案,讓患者本能想要逃離這個環境。
多數情況下,對巨物的恐懼是一種正常反應,是人趨利避害的一種反應,是一種視覺上的壓迫,但是如果已經出現了上述三種癥狀,那麼則要引起重視,要瞭解是否是某些經歷造成了這種現象,還需要從根源上進行治療。
參考資料:
劉海燕.條件性恐懼的大腦迴路研究概述[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112-1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