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壽”基因?每25人就有1人帶短壽基因,真假?醫生:記住3句長壽準則
更新于:2025-03-26 07:50:05

我們的一切都和基因息息相關,先天攜帶的基因能影響甚至決定我們的生理功能、壽命、衰老以及患有各種疾病的風險。

2021年,美國權威機構曾發佈一篇建議報告,其中記錄了73個致病性基因以及可能致病性基因(即正常基因發生突變)。根據這些相關基因,人們或許可以採用一些預防措施降低疾病的發生風險,或者及時控制疾病的早期發展。

這份報告每年都會更新,可能會有新加入的基因。

因為這些基因和疾病息息相關,而疾病和衰老有著密切甚至直接的聯繫。因此關於這些基因和壽命以及衰老之間是否有著獨特的聯繫,是學者們一直在研究的。

一、“折壽”基因?NEJM新研究:每25個人就有1人攜帶縮短壽命的基因?

2023年英國某期刊公佈了一篇研究,這篇研究指出:

每25個冰島人就會有一個人攜帶上述報告中的一種基因,這些基因發生突變后,和攜帶者的壽命縮短相關。這項研究涉及到了57933人,分別進行全基因測序。

學者在這個測序的基礎上,結合了報告上所提到的所有致病性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進行統計,並創造了一套基因模型。

這套基因模型能夠評估參與者的基因和壽命的聯繫,並進一步分析參與者的死因。學者發現,在57933人中,一共有2306人攜帶致病性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其中有42人同時擁有兩種致病性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這個比例約等於1/25。

經過模型統計發現,相關基因攜帶者的平均壽命明顯短於沒有攜帶的參與者。其中10%的基因攜帶者在69歲前發生死亡,而有10%的非攜帶者是在73歲前發生死亡。

其中,和癌症相關的致病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攜帶者,其平均壽命要比未攜帶者短三年。因此綜合來看,這些基因的攜帶者的綜合壽命要短於未攜帶者。這很可能是因為致病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會導致攜帶者發生嚴重的疾病,從而導致壽命縮短。

比如一種叫做BRCA2的基因,這種基因的攜帶者通常被認為和癌症發生率更高相關。學者發現,攜帶BRCA2的基因的參與者,其平均壽命比未攜帶者縮短7年左右。

其中,BRCA2被看作和壽命縮短關係最強的基因。據統計,高達22%的BRCA2基因攜帶者的死因都和BRCA2相關,包括乳腺癌或者胰腺癌等。

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致病性基因和可能致病性基因相對較少,最重要的有兩個,分別是LDLR基因和MYBPC3基因攜帶前者的平均壽命比未攜帶者短6年,因為攜帶這種基因的人,發生高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學者認為,一共有7種基因,被認為和縮短壽命有著最密切的聯繫,其中四種是和癌症相關的基因,兩種和心血管疾病相關,一種和其他疾病相關。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也是目前威脅人們健康最甚的兩大類疾病。也正因此,基因和衰老是有著直接關係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道橋樑就是疾病。

但相對於來說,攜帶這些致病性基因的人還是少數,並且這些致病性基因並不是百分百能夠促進疾病發生。因此除了基因這個先決條件,還有很多後天的方式,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抗衰老,延長壽命。

二、生命不僅僅在於運動,這三個“長壽秘密”要記住!

運動當然是保持我們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抵抗疾病的一個重要方式。因為運動的過程中,我們的血液迴圈會加快,呼吸也會加快。這會促進血液里的養分和氧氣在全身流通,促進各器官的免疫細胞所生長。

並且運動還能夠幫助我們血流速度加快,這也能加速我們體內的毒素排出,降低各器官的發生風險。而且運動能夠加速能量的消耗,避免能量過剩帶來的脂肪堆積。

因此運動本身能夠抵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當然,想要抗衰,光是運動是不夠的。對於老年人來說,這三點也是很重要的。

1.保證睡眠

睡眠的過程,是我們免疫細胞“繁殖”的最好時機,也就是我們免疫功能增強的最好時機。充足的睡眠時長和睡眠品質是必不可少的,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老年人的細胞分裂較慢,發生基因突變的風險高,因此癌細胞更容易滋生,故此,更應該注意!只有免疫力充沛,才能更好地抵抗癌細胞。

這裏建議我們每天至少要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最多不可超過8.5小時。如果晚上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建議中午可以適當休息一會兒。

但是中午睡覺盡量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左右為最佳。中午失眠時間太長,會導致晚上精力過剩,促進熬夜。

2.老年人要保持握力

密歇根大學的學者發現,無論肌肉品質如何,肌肉無力的人群發生更早死亡的風險高達50%。換句話說,肌肉更具力量的人,可能活得更長久。

也就是說肌肉多並不會影響衰老,但肌肉更有力量則和壽命息息相關。而最能體現肌肉力量的就是雙手,因此握力往往是衡量一個人整體力量的關鍵指標

但因為肌肉會隨著年齡逐漸萎縮,所以握力也會逐漸降低。因此保持肌肉力量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維持雙手的握力。

其實提升握力的方式很多,借助各種鍛煉工具就可以。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高強度的工具反而可能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這裏建議我們可以每天提家裡隨手拿到的重物,如油壺和米袋等,每天可以累計上提10分鐘左右。此外,增加肌肉力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鍛煉。所以對於老人來說,必要的低強度運動也是很重要的哦!

3.老年人不要過度追求瘦,微胖是最好的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其實這是個錯誤的看法呢!我國學者曾指出:“中國80歲以上的老人,輕度肥胖者可能更為健康長壽。”

這項研究涉及到了接近三萬名80歲以上的老人,隨訪超過20年學者記錄了參與者的健康數據、體重指數以及死亡原因等等。

結果發現,輕度肥胖的老人壽命最長,發生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的風險都最低。而相比之下,體重較低的老人,發生死亡和生活難以自理的風險增加約30%。

研究人員認為,對於老人來說,食量降低,因此攝入營養素的頻率更低。而輕度肥胖的老人,肥胖能夠提供更具有保護性的能量儲備,更能滿足免疫系統的日常汲取,因此免疫力更高。

所以對於普通老人說,不要一味追求瘦,該吃吃該喝喝,胖一點也挺好!

總之,我們距徹底搞清楚壽命和衰老其中的奧妙,還有很長的距離。因此日常生活中,多運動,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還是很重要的。

大家不要顧此失彼了哦!

書目:

[1]文樂樂. 8種健康習慣有助減緩衰老[N]. 中國科學報, 2023-11-08

[2]彭國球. 衰老從腦開始——尋找永葆青春的心理良方 [J]. 中國鄉村醫藥, 2023

[3]路明月,曹維,邱俊強. 預防老年人肌肉衰老的運動營養策略 [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