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轎車的輪胎沒有內胎,而貨車的輪胎依然保留了內胎?
更新于:2025-03-26 07:25:23

年齡大一點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等常見的車輛,其輪胎都是有內胎的,內胎軟軟的彈性很大,外面在套上一個外胎。隨著輪胎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車都沒有內胎了,只有一個外胎,叫作真空胎。當然,汽車也不例外。汽車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有內胎的,不過經常出問題。直到1930年,米其林製造了第一條無內胎輪胎,這一創新徹底改變了輪胎行業的格局,逐漸成為汽車輪胎的主流選擇。現在轎車都是沒有內胎的,而大部分貨車卻依然保留了內胎,這是為什麼呢?

1.真空胎舒適性更好

轎車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比較高檔的代步工具,它的舒適性至關重要,如果一輛車的舒適性如同坐拖拉機,肯定不會有人買。而輪胎與地面直接接觸,所以輪胎的硬度對舒適性的影響最大。真空胎都是低壓胎,氣壓只有2.5bar左右,能夠支撐車輛但又比較軟。用肉眼也能看得出來,輪胎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有很大變形的。由於轎車輪胎小,高速時輪胎轉速很高,真空胎可以防止內胎的錯位變形,導致高速轉動不平衡問題,提升了行駛穩定性。我們都知道,當輪胎出現不平衡時,高速行駛車輛會抖動很嚴重,甚至還會發出很大的噪音,非常影響舒適性和駕乘感受。

2.操控性更好、不容易爆胎

轎車也講究一個操控性,輪胎越低矮,操控性越好。我們看到一些豪車或者跑車的輪胎,整體都很薄,輪毂離地面很近。這樣能夠增加輪胎側壁的剛性,在轉彎時可以有一個良好的支撐。如果像大貨車輪胎那麼厚,轉彎速度快了很容易翻車,操控性就很差。其次,有內胎的話,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散熱往往不好,同時內外胎之間還可能存在摩擦,產生大量的熱。熱量不能及時散出,會增加爆胎的風險,而速度越快,風險越高。

3.減輕重量、降低維護成本

減輕輪胎的重量對於燃油經濟性影響非常大,真空胎少了四條內胎,可減輕簧下品質,降低油耗。俗話說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指的是減輕簧下質量對於油耗影響最大。就好比我們手拿一個2公斤的物體跑步,影響不是很大。但要是把這2公斤的物體綁在腳上,影響就很大了,根本跑不動。其次,真空胎的密封性也相當好,好幾個月氣壓都不會降低,也不需要經常維護,更加省心。

我們再來看貨車的情況。貨車以運輸貨物為主,對於駕駛的舒適性要求不高。它的載重通常都是幾十噸,這些重量都要壓在輪胎上,因此對於輪胎的承重能力要求很高。內胎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撐,可以顯著提高輪胎的承載能力。它的氣壓通常可高達8bar,是一個高壓胎。用眼也能看出來,貨車的輪胎幾乎是沒有什麼太大變形的。

真空胎通過輪胎與輪毂之間的緊密配合來保持氣壓,輪胎邊緣與輪毂緊緊擠壓在一起形成密封條件。如果輪胎受到磕碰變形,那麼也就不能形成密封條件,就會漏氣。轎車行駛路況好,一般磕不到輪毂。而貨車所行駛的路況通常較差,不僅僅行駛在鋪裝路面上,有時也需要走一些爛路。輪毂受到磕碰的概率更高。而如果是有內胎的,即使輪毂受傷也不容易導致漏氣,因為起密封性的是內胎,只要內胎沒有損壞就不漏氣。此外,內胎的成本要低於真空胎,就算扎胎了或者損壞了,只換一個內胎就可以。因此,貨車保留內胎是非常有必要的,承重能力和穩定性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