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不能產生營養物質,只能從食物中獲取,維持五臟六腑正常運轉。然而病從口入,多種疾病跟飲食有關,常常出現食物中毒,輕者只是噁心嘔吐、腹瀉或腹痛,重則可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甚至導致重要器官衰竭,進而危機生命。其實生活中的有些食物易引起中毒,只是沒有認識到其毒性。
哪些食物要謹慎食用?
1、蠶豆
雖然蠶豆很美味,但青蠶豆種子中含有巢菜鹼苷物質。吃生蠶豆易引起蠶豆黃病,醫學上被稱為急性溶血性貧血,通常食用后4~24小時內發病,然而大部分人發病時已經吃了太多蠶豆,從而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為能避免吃生蠶豆中毒,必須把蠶豆煮熟煮透之後再吃。
2、馬鈴薯
馬鈴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不過其中含有茄鹼有毒成分,把馬鈴薯煮熟后毒素會降低,並不會引起中毒。不過未成熟的綠色馬鈴薯,還有馬鈴薯儲存不當可產生大量黑斑,這兩種馬鈴薯中含有太多毒性物質。另外馬鈴薯的嫩芽部分含有的毒素最多,因此不能吃不成熟、發黑和已經發芽的馬鈴薯。
3、四季豆
四季豆是餐桌上常見菜,不過四季豆中含有皂素,若沒有煮熟直接吃可強烈刺激消化道黏膜。另外四季豆中也含有凝血素,有凝血作用。四季豆中也含有少量胰蛋白酶以及亞硝酸鹽,同樣也會刺激腸胃黏膜,導致食物中毒,從而誘發腸胃炎症。因此吃四季豆時必須煮熟煮透,以免損害身體健康或危及生命。
4、豆漿
雖然豆漿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很多家庭自製豆漿當做早餐。然而生大豆中含有皂素有毒成分,若豆漿沒有煮熟易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注意豆漿假煮開現象,豆漿加熱到80℃時酵素可受熱膨脹,從而使得泡沫上浮,看起來就如同煮開一般。然而此時豆漿中的有毒成分根本沒有完全被破壞,需繼續加熱到100℃。為食用安全,豆漿沒有泡沫後再用小火煮10分鐘。
5、黃花菜
新鮮黃花菜中含有大量秋水仙鹼,一旦進入體內就會生成二秋水仙鹼,這是劇毒物質,易毒害泌尿系統以及胃腸道系統,從而威脅生命,通常成年人吃50~100克新鮮黃花菜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吃了黃花菜前先放在開水里煮幾分鐘,然後再用清水浸泡,能去除80%的水溶性秋水仙鹼,最後把黃花菜完全煮熟后再吃。
6、十字花科類蔬菜
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油菜、蘿蔔以及芥菜等,其中含有芥子油苷,此類物質可導致甲狀腺腫大,影響人體生長髮育。若沒有處理好以上蔬菜直接吃,可能會導致代謝發生紊亂或甲狀腺腫大。因此烹調試十字花科類蔬菜時先用開水焯一下再吃。
溫馨提示
除了以上6款食物外,放在冰箱中儲存時間超過三天以上的蔬菜也不能吃,其中含有太多亞硝酸鹽。另外放在開水中加熱的袋裝牛奶也不能喝,不然會使得聚乙烯成分受到高溫分解而進入牛奶中,加熱牛奶時盡量倒入專門用於加熱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