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過減速帶的時候肯定要踩剎車減速,但這裡頭也是有技巧的。從通過減速帶時的一個動作就能直接分辨出新手和老司機。
一般很多新手通過減速帶的操作無非是這樣:在接近減速帶時開始踩剎車減速,等過完減速帶后鬆開剎車踩油門繼續前進。而老司機也是在接近減速帶時提前踩剎車減速,不同之處在於車輪即將碾壓減速帶時老司機會迅速鬆開剎車。
可別小看了這個細微的差別,在通過減速帶時真能帶來不同的感受,甚至對安全還有影響。
開過車的都知道,踩剎車減速的時候車頭會往下沉。這是因為剎車時車輛重心向車頭轉移,導致前軸承受了更多下壓力,減震彈簧被壓縮后就出現了剎車車頭下沉的情況。
彈簧這東西你越壓縮,它越硬。你過減速帶之前踩剎車,車頭下沉,彈簧被壓縮后變得更硬、更難壓縮了。如果車輪碾壓減速帶時你還不鬆開剎車,那麼彈簧緩衝減速帶衝擊的效果肯定更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衝擊感更加強烈,非常不舒服。
而通過減速帶之前你要鬆開剎車的話減震彈簧就會迅速復原,此時彈簧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就可以更好地吸收減速帶產生的衝擊,坐在車裡感覺就沒那麼生硬,舒適度肯定會更高。
不僅如此,踩著剎車過減速帶時由於衝擊力更大,車輛懸掛、底盤、車輪等部件承受的衝擊力更大,長期如此肯定對車輛底盤性能有負面影響。別的不說,就說懸掛上的那些橡膠襯套,它們是金屬部件連接處用來緩解衝擊的,它們可沒鋼鐵那麼堅硬,你天天哐哐猛衝擊,時間長了襯套會更早變形老化,到時候你就知道底盤鬆散是什麼感覺了。
而且更恐怖的是踩著剎車過減速帶理論上是有安全風險的,這屬於一個偏冷門的知識,很多人根本意識不到。可能個別駕駛里程長的司機會遇到過,那就是車輪彈跳時有可能導致ABS工作異常從而剎不住車。下面就詳細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增加點有用但平時真不容易獲取的乾貨知識。
我們都知道路面附著力小的時候剎車不能踩太重,否則制動效果是不好的。而ABS也明白這個道理,它可以判斷路面附著力大小,從而採取不同的控制方案。ABS是如何判斷路面附著力大小呢?方法很簡單:根據車輪抱死的難易程度。比如你剎車踩了不到一半車輪就抱死了,和剎車踩到底車輪才抱死,很明顯前者路面附著力更小。
你弄明白上面這個道理,你就知道踩剎車過減速帶為什麼有剎不住的風險了:假如李四開踩著剎車過減速帶,車速偏高,結果衝擊力很大,車輪撞擊減速帶后直接彈起來離開路面了。此時車輪是不是很容易就抱死了?然後ABS就會誤以為路面附著力不夠,啟動後將用更小的制動力去剎車,你說是不是更不容易剎住?
所以說過減速帶的瞬間鬆一下剎車,不僅提高舒適性,還能延長底盤懸掛零部件壽命,更能把各種不確定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