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近日,“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走進鎮江,依託鎮江博物館的數字化創新成果,為市民呈現了一場“科技解碼歷史”的文化盛宴。作為本次展覽的重要一站,鎮江博物館發揮社會教育職能,精心準備了一系列教育課程,豐富鎮江中小學生的課程內容。
3月20日,鎮江博物館攜手京口區實驗小學,以南京博物院的館藏珍品東漢錯銀銅牛燈為切入點,開展“漢光熠熠 古代照明‘黑’科技”館校課程,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教育活動,為京口實小科技節增添一抹亮色。課程中,鎮江博物館的社教老師帶領同學們穿越千年,探索古代照明智慧。一盞高46釐米的青銅燈具,展現了古代超前的環保設計理念,憑藉煙塵凈化系統領先西方,通過動畫演示,同學們直觀感受牛角煙道與腹腔水循環系統的精妙聯動,不少同學感歎:“原來漢代人早就懂得照明環保和優化用戶體驗!”這場文化盛宴將兩千年前的照明環保智慧與當代青少年科創實踐深度融合,點燃了他們的科創熱情。
“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環省行展覽期間,鎮江博物館將繼續走進學校,為更多同學帶來豐富的館校課程,搭建起博物館與學校的文化橋樑。(張怡 記者 笪偉)
【來源:金山網_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