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都月入過萬!這個行業月薪4萬元仍缺人
更新于:2025-03-26 03:27:25

這個春天AI成為當之無愧的“風口”, 各相關崗位的機會和薪資也“乘風而起”。近期在招聘市場上,人工智慧、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人才需求激增。

高薪缺人

AI人才儼然成了“香餑餑”

3月8日,許多年輕人從四面八方湧向位於長寧區的上海世貿展館,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門舉辦的2025年春季促進就業專項行動暨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在這裡舉行近千家企業提供超2萬個招聘崗位,其中民營企業貢獻超8000個崗位。

現場最火的要數人工智慧企業。記者注意到,DeepSeek等國產AI大模型的熱度從科技圈一路延伸到今年全國兩會、招聘會,求職者們一邊聊著AI,一邊在相關企業的諮詢台前排起長隊。

這次招聘會上,AI大模型應用研究員、無線通信演算法工程師等相關崗位招聘近300人,月薪最高可達4萬元

大量AI相關崗位都提供了有競爭力的薪酬。上海尋夢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帶來服務端研發工程師、用戶端研發工程師、演演算法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一系列崗位,起薪均在每月2萬元以上,最高可達4萬元

來自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碩士應屆畢業生小張投出了多份簡歷。他說,薪資待遇倒是其次,自己看重的是行業發展前景,“如果說過去二十年是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時代,那麼下一個二十年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上海禾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雷射雷達研發與製造企業,產品被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等各類智慧體。招聘負責人吳慶梁介紹,隨著業務拓展,公司逐年擴招,今年招聘需求約為300人,主要面向光學、機械、電子、軟體、演算法等領域的人才。

已佈局大模型研發的傳統互聯網企業,吸引力也不減當年。比如,攜程自研的“攜程問道”大模型已應用於智慧行程規劃、動態定價等場景。這次招聘會上,攜程帶來的崗位60%~70%都是研發類,對求職者的專業知識、代碼能力有硬性要求。

同樣位於長三角的浙江杭州,也開啟了今年最大規模的線下人才招聘會。

在招聘會現場,830家單位帶來超過2.1萬個崗位。數據顯示,共計3.5萬人來參加人才交流活動,各類科技企業、科研機構也在向演算法、大模型、AI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

不少科技企業招聘負責人表示,公司今年計劃擴招研發團隊人數,需要既懂機械硬體,又能玩轉AI演算法的複合型人才。

張冬冬 某人工智慧企業招聘負責人:

我們硬體類的崗位一般薪資普遍月薪在2萬到4萬元左右,再加上年終部分,最高可能有六七十萬元的樣子。

汪琳 某互聯網企業校招負責人:

今年大概九成以上都是技術類崗位,基本上是一些演算法的,比如說AIGC、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等,今年AI快速興起,我們也是一半都是用來招AI相關的崗位。

而在廣州眾多頭部科技公司也是動作頻頻,紛紛出高招“搶人”。

華為在廣州大規模招人,月薪最高6萬;

人形機器人公司廣州里工實業提供優渥年薪,面向全球招募十多位科學家;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稱今年招聘首先搶AI人才,計劃招6000人以上;

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在廣州提供數以千計的研發崗位;

抖音在廣州成立新公司,涉及技術開發、軟體開發、資訊系統整合服務;

“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現場,上千家企業提供超5萬個崗位,其中人工智慧等領域將提供多個年薪超50萬元崗位…

“現在招AI人才就像春運搶票”,某科技公司HR向記者透露,“前陣子確定了演算法崗的一位候選人,上午剛談完薪資,結果當天下午就被同行以20%的溢價簽約了。”

各大公司對專業人才的激烈爭奪中,高薪是最普遍的手段。招聘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後的一個月,數據標註崗位(訓練AI模型的基礎工作)招聘需求同比增長55.7%。其中機器人演算法工程師、深度學習崗位招聘的同比增速都超過三成,這些崗位平均招聘月薪都突破了2萬元。

實習生都能月入過萬

AI崗位的高薪並非偶然,因為行業正處於快速爆發期,企業紛紛為此不惜重金搶人才。

艾媒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企業智能化發展人才需求調研》結果顯示,高達91.3%的受訪企業面臨AI人才缺乏的問題。

由於人才緊缺,有的企業對技術人才搶奪都延伸到了實習生。春節期間,備受關注的DeepSeek高薪招聘實習生的信息引發市場關注。相關詞條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據瞭解,DeepSeek此前在招聘平台發佈了多個崗位,涵蓋深度學習研究員、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及資深UI設計師等,其中“深度學習研究員-AGI”等校招崗位,月薪區間達8萬~11萬元,年薪均在百萬元以上

即便是“AGI實習生”,日薪也能達到500元至1000元,可以享受月入過萬的待遇。這讓人不禁感歎:“這年頭,AI人才真是金貴啊!”

有企業在招聘會上拋出百萬年薪招募AIGC相關工作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紛紛不惜高薪攬才,儲備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優秀人才。

公開資料顯示——

2年中,阿裡巴巴AI To C業務開啟大規模招聘,開放崗位達到數百個;

幾乎在同一時間,騰訊旗下AI助手騰訊元寶開啟“熱招”, 吸引了大量求職者的關注;

位元組跳動面向2025年9月及以後畢業的博士在校生,啟動了筋鬥雲人才計劃實習專項;

華為、阿裡等科技企業也有專門面向在校博士生的實習專案;

京東稱今年將招1萬名實習生,其中產研實習生月收入過萬元;

圖源:新華社

當下人工智慧發展勢頭銳不可擋,據中國信通院發佈的數據,我國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的用戶規模已突破2.49億,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深刻重塑著諸多行業的運作模式,也催生出一系列新興職業。

預測,隨著AI技術加速融入各行各業,到2030年,中國AI領域的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

來源: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