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種人,再努力也不能改變命運
更新于:2025-03-26 07:07:33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說過:“命運是人的主宰,人不能企圖改變它,只能任由它自然發展。”

命運的發展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若是非要違背規律,想逆天改命,那就多半是徒勞。

我們總會看到一些人,他們從小到大都很努力,但到了最後,還是一聲歎息。

人的骨子裡,有惡毒的本性,還有很多自己不可控的因果,一旦冒出來了,那就回天乏術。

“人的命,天註定”:以下三種人,再努力也不能改變命運。

01

第一,被血脈控制的人,只能延續祖上的命運。

在明代末年,有一個叫朱耷的人,他是皇家的子孫。

按照當時的律令,皇家子孫不能夠參加科考,只能世襲爵位。

到了朱耷身上,爵位已經很低了,他就果斷拋棄爵位,舍去皇家身份,努力讀書,還參加科考。

十五歲,他就考上了秀才,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好兆頭。

可是他還來不及參加進士考試,李自成就帶起義軍攻入了北京城。皇帝自盡,明朝也敗亡了。

朱耷雖然公開聲明和皇室脫鉤,但是起義軍才不管這些,要對皇家子孫趕盡殺絕。

朱耷一家九十多口人,都被屠殺了。他和老母親,弟弟躲進山裡,才保住性命。

在逃亡的過程中,老母親弟弟病故了,他孤身一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為了保命,他在二十三歲的時候,遁入空門,把名字隱藏起來,自稱是“八大山人”。

他喜歡繪畫,但在落款的時候,只能寫“八大山人”,而不是自己的名字。

到了康熙年間,明朝的子孫,不再成為被打壓的物件,甚至還可以入朝做官,但是朱耷已經老了。

朱耷選擇了還俗,回到老家南昌,但是命運已經定型,只能混下去而已。

古人說:“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有的人,一出生就背負了祖輩的因果,要為祖輩的言行舉止承擔責任。若是祖輩作惡多端,得罪了一大批人,那麼他要改變命運,是沒有人答應的。

也有一些皇子,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感慨一句:“來生再也不生帝王家。”也體現了命運被祖輩定下的悲哀。

在民間,還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說法,也體現了幾代人互相困住命運的問題。

血脈不是你決定斷交,就可以擺脫,也不是你努力讀書,遠走高飛就弄丟了,是會影響你的一生的。人一旦投錯了胎,那就只能接納壞的命運了。

02

第二,過於狂妄自大的人,終究是過猶不及。

明朝的唐伯虎,從小就是神童,還成為瞭解元。

大器早成的跡象,讓唐伯虎變得狂妄自大。他到京城科考的時候,放狠話“狀元非我莫屬”。

科考中,他也是迅速答題,第一個交卷。

閑來無事,他和同學們一起吃吃喝喝,說一些吹噓自己的話。

他的言行,引起了主考官的不滿,也讓其捲入了科考洩題舞弊案。雖然後來沒有發現他洩題的真實證據,但也給他一個“從此不能再參加科考”的決定。

沒有了仕途,唐伯虎灰溜溜地回到家,被妻子嫌棄,又遭遇了父母、妹妹過世等,人生一落千丈。

雖然唐伯虎之後靠賣畫,也能養活自己,但是命運始終沒有垂青他。

人生是什麼樣子的,唐伯虎如此評價自己:“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是的,曾經有多瘋狂,多富有,後來就有多貧賤。站的多高,就輸得多慘。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過:“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一個人的條件太好了,精神太活躍了,做人太高大了,那就意味著後半生終究會跌落。

物極必反的道理,對於命運的安排,也是很有效的。

03

第三,拋棄家庭的人,也會被社會孤立。

明代作家馮夢龍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叫莫稽的男人,從小失去了父母,在好心人的説明下,入贅到富人家做女婿,娶妻金玉奴。

婚後,娘家出錢,讓莫稽讀書、科考,中了進士。

莫稽去江西做官時,開始嫌棄娘家,還在半路上,把妻子金玉奴推到河裡去。

金玉奴被江西巡按林潤救起。

林潤聽了玉奴的敘述,非常生氣,到任所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莫稽,還故意給他做媒。

莫稽聽說上司給自己做媒,開心不已。但是走到洞房裡,發現是玉奴,嚇得下跪了。

還好,莫稽痛改前非,才沒有被單位開除。否則他的命運,得回到從前。

《易經》裡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男人拋妻棄子,女人丟掉丈夫兒女,到處找第三者。或者誰發財了,就獨自享受,遠走高飛。但凡種種,都是一時半會的逍遙,遲早會被社會唾棄。

任何時代,都不會讓一個人品很糟糕的人,一輩子逍遙。

不贍養父母,對兄弟報復,把婚姻當兒戲,對兒女不負責,都是人品很糟糕的體現。這樣的人,談合作不成功,另外找物件,別人只是談錢,不談情。到老了,孤苦無依的狀況就出現了。

家庭是人生的出發點,也改變命運的最大的力量。

04

如何改變命運,關鍵是遵循天道。

道,是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規律,是時代的發展機遇等。

祖祖輩輩積德積福,子孫改變命運就容易了;自己低頭前行,就能寧靜致遠;拼命珍惜家庭,家和萬事興。

任何一件惡事,老天都會看到,瞞不過。不如收起惡念,心懷善念。

也許善良的人會吃虧,但是問心無愧,心安是福。

也許善良的人,一直在底層,但是得道多助,其樂融融。

記住,天道酬勤,天道酬能,天道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