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文明從誕生到現在也就幾千年的時間,在這短短的幾千年的時間內,人類的科技發展迅速,現在人類已經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人類之所以能夠有如此之快的發展速度,主要是因為人類利用了地球上很多的資源,比如說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等,石油經過提煉加工能夠生產處汽油、柴油、燃油等燃料,廣泛用於交通運輸領域,比如說汽車、飛機、輪船等等,石油是眾多化工產品的基礎原料,用於製造塑膠、橡膠、纖維、塗料、洗滌劑、藥品等。而且在工業生產中,石油被用於潤滑、防鏽、絕緣等方面。煤炭是許多國家電力生產的重要能源,通過燃燒煤炭產生蒸汽推動渦輪機發電。它在鋼鐵、水泥、化工等工業中,煤炭作為燃料和原材料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一些地區,煤炭仍然用於居民的冬季取暖,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用於發電、供暖和工業生產中的加熱過程。它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燃料,用於做飯、取暖和熱水供應。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在推動經濟發展、保障能源供應、滿足人們生活和工業生產需求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於它們的使用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如溫室氣體排放等,因此在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需要注重可持續性和環境保護。不過除了這些能源之外,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能源——黃金,現在黃金受到全球的影響,近期的金價一直在持續波動,有很多人開始對投資黃金對抗通脹,根據統計,到2022年,全球一共開挖了超過187000噸黃金,但是全球的黃金類金融產品卻已經賣出了幾百萬噸黃金,這讓人感到非常疑惑。
黃金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從古至今人類就對黃金非常迷戀,甚至古代很多人非常癡迷於煉製黃金,俗稱煉金術,就連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都曾經癡迷研究煉金術,其實牛頓在物理學、天文學、數學上面花費的精力並不大,如果要把他的精力做一個切分,他百分之80的精力其實都用於研究神學和煉金術,可想而知,如果牛頓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科學上面,那麼估計沒有後來科學家什麼事情了,煉金術的歷史能夠追溯到2500年前,曾經存在於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國、日本、古希臘、古羅馬,然後在歐洲一直存在到19世紀,其實在西方學者眼中,煉金術一詞源於古代希臘語,本意其實和黃金沒有關係,而是題向神聖的轉化過程。
在西元前三世紀的時候,在埃及的一些草紙上記載了如何製造金銀贗品的方法,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操作,使得他們有了神的地位,獲得了很多人的尊重,阿拉伯的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他可以被稱作煉金界的祖師爺,他的理論被成書廣泛傳頌,對西方的影響很大。希臘時期對煉金術最大的貢獻是使其哲學化。雅典學派建立了自然科學哲學體系,“元素論”正式確立,即世間萬物由氣、水、土、火四種元素組成,每種元素都代表四種基本特性(燥、濕、冷、熱)中兩種特性的組合。這一時期實踐煉金術也得到發展,亞歷山大的煉金術士基本確立了煉金術實踐的步驟:原料—(黑化)→死物質—(轉化)→產物,這是後來煉金術“理解、分解、再構築”思想的原型。
同時,煉金術符號出現,不過不同的煉金術士曾使用不同的符號體系,直至近代化學確立后,才用化學符號替代了煉金術符號。大約西元7世紀,阿拉伯世界崛起,炼金术由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传入阿拉伯。阿拉伯煉金術師賈比爾提出了金屬的汞-硫理論,對後世的煉金術產生了很大影響。雖然煉金術在古代癡迷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沒有人能夠真正的製造出黃金來,這是因為黃金形成的條件是非常苛刻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黃金是一種重元素,它的原子序數是79,簡單來說就是它的原子核裡面有79個質子,要形成這樣一個原子核,需要非常強大的能量和溫度,現在人類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溫度和能量根本無法做到,就連核聚變反應都無法生成黃金。
我們的太陽之所以能夠燃燒這麼長時間就是因為內部核聚變的反應,不過太陽最多能夠生成鐵元素,更重的元素需要在更加極端的條件下才能夠生成,比如說恆星爆炸和中子星碰撞,這種現像是宇宙中最激烈的現象之一,恆星爆炸和中子星碰撞都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和壓力,這些極端條件使得原子能夠發生核聚變反應,將較輕的元素融合成更重的元素,其中就包括金,在恆星爆炸和中子星碰撞之後,會釋放出大量的中子,這些中子能夠被其他原子核捕獲,從而形成更重的元素。黃金就是在這樣極端的條件下形成的,既然黃金形成的條件非常艱難,那麼地球上的黃金是如何誕生的?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地球內部的黃金儲量大約是1500萬億噸,而人類開採的黃金非常稀少。黃金之所以已經賣出了幾百萬噸,主要是因為人們來回買賣造成的。
實際上人類開採出來的黃金數量並不是很多,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不將地球上所有的黃金都開採出來?首先從人類的科技層面來看,開採地球上的所有黃金幾乎是一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隨著已經發現的黃金逐漸被開採,剩餘的金礦往往深藏於地下更深處或者處於地質條件極為複雜的區域,開採這些金礦需要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更高的成本投入,比如手深層黃金礦的開採可能面臨高溫、高壓、岩石硬度大等很多的難題,這使得開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甚至超過了黃金本身的價值,而且如果我們過度的開採黃金,可能會導致黃金的價格暴跌,從而損害整個黃金產生的經濟利益。黃金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僅是一種珍貴的商品,還是一種重要的貨幣儲備和投資工具。如果將所有黃金都開採出來,可能會打亂現有的金融秩序和經濟穩定。穩定的黃金供應量有助於維持其價值和市場信心,過度開採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動蕩。而且即便是我們的科技水平能夠將地球上的黃金全部開採出來,我們也不能夠這麼做,因為這樣可能會破壞地球內部的結構,從而導致地球磁場的消失,通過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地球內核的中心溫度高達5700攝氏度,壓力相當於把地球大氣壓壓縮到鋼鐵當中,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我們可能會找到地球磁場的來源。在地球核心處,高密度的旋轉鐵會產生電流,由於電流在磁場中的行為,這些電流會產生磁場,當地球自轉的時候,磁場交替產生並削弱,從而形成了我們看到的地球磁場。
地球磁場不僅僅受到內部元素的影響,還受到了太陽的影響,太陽不斷的釋放帶電粒子,這些粒子組成的等離子體流向地球,並且在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個稱為磁層的區域,這個磁層能夠阻擋太陽帶電粒子的入侵,使地球免受強烈的輻射和風暴的影響,科學家認為,地球的自轉也能夠產生磁場,地球自轉的運動能夠產生一個自轉磁場,這個磁場和地球內部漩渦硫產生的磁場疊加形成了地球的總磁場,這個磁場也被稱為是地球磁場,地球的磁場是非常複雜的,包括了地球的內部和外部兩個部分,地球的磁場產生主要有兩個過程:一是發電機效應,而是電子渦流效應,發電機效應是指地球的液態外核中的運動產生的電流會產生磁場。磁場對於地球生命來說非常重要。
它能夠牢牢地抓住地球大氣層,使得大氣層不會被太陽風吹散,大氣層能夠避免地球生命受到太陽紫外線和宇宙輻射的照射,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生物無法在地球上長久的發展下去,所以磁場和大氣層對於生命來說很重要,如果我們貿然將地球內部的黃金全部開採出來,可能會導致地球內部的結構被破壞,而且造成無法挽回的危害,既然我們無法從地球內部開採大量的黃金,那麼科學家只能夠將目光放在宇宙中,畢竟黃金對於人類的用途是非常多的,比如說工業領域,由於其出色的導電性、耐腐蝕性和穩定性,黃金被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中,例如製造電腦晶片、連接器和高級電路等。在航空航天領域,黃金常用於製造航太器的關鍵部件,以適應極端的環境條件。此外,在醫療領域,黃金也有一定的應用,如某些醫療設備的塗層和特定的治療手段。
總體來說,黃金的用途非常多,無論是在金融投資、珠寶裝飾、工業生產、文化傳承等等,都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人類對黃金的需求很大,在1852年的時候,義大利科學家尼巴萊.德.加斯帕理斯發現了一顆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的編號為16號,並且科學家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靈神星。靈神星擁有相當規則的表面,大約是橢圓形的,表面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這可能是隕石和其它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很大,達到了300千米,讓科學家最感興趣的是,這顆小行星是由黃金形成的。有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可能是一顆殘存的行星內核,在太陽系誕生初期,太陽系的小行星和行星到處碰撞,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樣一顆小行星很多國家都想要。
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國家航太局表示要探測這顆小行星,科學家通過對這顆小行星的岩漿發現,這顆小行星上面含有5億億噸鐵,5000萬億噸鎳,還有很多其他的稀有金屬,如果科學家能夠把這顆小行星直接運輸到地球上,那麼對於人類科技發展來說非常重要,這顆小行星上的金屬儲量足夠人類消耗幾百萬年,其價值達到了10000千萬億美元,這麼高的利用價值當然每一個國家都想要,但是想要將這顆小行星帶回地球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這顆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人類的探測器想要飛到這麼遙遠的地方,也是非常困難的。更別說將這顆小行星帶回地球,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準來看是無法做到的,不過如果未來人類的科技不斷的進步和 發展,說不定人類能夠將這顆小行星帶回地球。
認為,宇宙中的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物質和資源,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科學家還發現了一顆星球,它擁有高密度的結晶碳,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鑽石,這顆星球的價值大約是100000^34元,不過它距離我們地球有50光年,對於人類來說遙不可及,所以人類想要利用更多的資源,就必須提升飛船的速度和自己的科技,這樣人類文明才有可能長久的發展下去,認為,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提升和發展,未來只要人類能夠堅持下去,我們一定能夠開採更多的資源,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