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衡水日報
趙東升
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二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
河北省電生理分會心電學分會委員
河北省健康教育與康復學會心肺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
衡水市醫師協會心血管醫師分會常務委員
擅長高血壓、冠心病、頑固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及各種心律失常的診療。
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二科 趙東升
心臟是生命的“引擎”,許多心血管疾病如“隱形殺手”潛伏在日常生活中。今天,我們聚焦心臟健康,來聊一聊當心臟遇到危險時發出的危險“信號”。
胸痛≠心臟病,但千萬別忽視
胸痛是急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約20%至30%的情況與心臟相關。雖然胸痛可能由肌肉拉傷、胃食管反流等多種原因引起,但突發性高危胸痛的黃金搶救時間僅有120分鐘!學會識別危險“信號”,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出現以下幾種胸痛時,提示心梗風險高,須嚴加留意。
夜間胸痛。胸痛經常在夜間出現,白天活動時不發作,往往見於變異型心絞痛。這種胸痛主要由於心外膜冠脈痙攣導致心肌缺血,如果痙攣超過30分鐘,很可能引發心梗,甚至猝死。
進展型胸痛。既往有心絞痛的人,如果近1個月內,胸痛癥狀逐漸加重,持續時間延長,發作頻次越來越多,胸痛範圍變大,要高度警惕心梗發作。此外,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胸痛在15分鐘至20分鐘內不能有效緩解的,也要警惕心梗。
持續且不耐受的胸痛。如果胸痛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程度重,難以忍受,無法通過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緩解時,要警惕急性心梗發作。這種胸痛還可能伴隨噁心、面色蒼白、出汗多、恐懼、瀕死感等。
無明顯誘因的胸痛。穩定型心絞痛發作常有固定誘因,比如快走、勞累、緊張、飽餐、天氣寒冷、用力排便等。如果胸痛發作無誘因,靜息時也發作,這種情況往往提示斑塊不穩定,可能是心梗發作的前兆,須及時就醫排查。
撕裂樣胸痛。如果患者本身有動脈硬化,當胸痛突然出現,性質呈撕裂樣,且放射至後背,持續時間長,或感到胸痛範圍往周圍擴大時,需要警惕主動脈夾層。發病時,患者可伴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痛、雙側血壓不對稱等情況。這是臨床上一種急危重症,必須緊急就醫。
伴隨心慌憋氣的胸痛。如果患者近期有手術史、腫瘤史、長途出差史,突然出現胸痛,且伴隨心慌憋氣,需要警惕肺栓塞。當肺栓塞面積很大時,可能出現猝死。如果患者有上述病史,且胸痛伴隨憋氣突然出現,應及時就醫治療。
一旦出現高危胸痛,千萬不要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大家要牢記兩個“120”,一是急性胸痛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在黃金120分鐘內使血管得到復通。
做好個人自救,這份指南請收好
當發生胸痛,首先要記住“三要”“三不要”。要做的:要立即停止活動,保持半坐位或平臥位;血壓不低者,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5分鐘未緩解可再服1片,最多3次;要記錄好癥狀發作時間、持續時間、伴隨癥狀,方便醫生及時做出診斷,更好對症治療。不要做的:不要自行駕車去醫院;不要用力咳嗽或拍打胸部“自救”;不要因癥狀暫時緩解而拒絕就醫。
要知道,胸痛的描述對醫生診斷非常重要,以下內容需要詳細說明。一是部位及範圍:胸部中間、左側胸部、右側胸部、背部、上腹部等,範圍是指尖大小、手掌大小、全胸部等。二是體感:是否有緊壓感、燒灼感、針刺樣、悶痛等。三是持續時間:幾秒鐘、幾分鐘、幾小時或持續存在。四是誘發因素:活動、情緒激動、飽餐、寒冷、深呼吸、咳嗽等,或者是否伴隨血壓、心率、血氧等指標變化。五是緩解因素: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保心丸等藥物、飲食或飲水、深呼吸、改變位置等。
如果胸痛發作,可以就近測量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這些數據對醫生判斷病情很有説明。
預防勝於治療,大家注意看過來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低脂、平衡、規律的飲食,勿長期吃油膩煎炸食品,戒煙限酒。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並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減少危險因素:如有肥胖、高血壓、高血糖等,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和管理。
避免誘發因素:避免過度勞累、情緒過激、寒冷、劇烈運動等,以減輕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