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合肥日報
有困難找吳大叔!
合肥一社區居民吳志傳牽頭開展互幫互助,已堅持了3年
在合肥經開區蓮花中心明珠社居委,吳志傳被社區居民親切稱為“吳大叔”。社區居民遇到水電維修難題時,他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他還發起並組建了一個由熱心居民組成的互幫互助群,現在群成員已達200人,平均每天處理2~3個居民求助,已經堅持了3年。在他心裡,説明他人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樂趣。
“家裝老兵”義務幫居民修修補補
3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吳志傳大叔所在的華地潤園社區,和往常一樣,在收到求助后,他第一時間來到居民家中。“這兩天家裡的燈突然不亮了,客廳牆面有一塊也壞了,就跟吳師傅約了時間,麻煩他過來幫忙修一下。”72歲的史道英阿姨和老伴在華地潤園社區住了十幾年,和吳志傳夫妻倆是老熟人。“吳志傳很熱心人緣很好,誰家有地方需要維修,不管早遲,只要聯繫到他,很快上門解決,而且不收費。”
打膠、刷塗料、爬凳子上去修燈……吳大叔從自帶的像“百寶箱”一樣的工具包里掏出各式工具和零件,不一會兒就把史道英阿姨家的兩個問題解決了,“過兩天我再來一趟,把牆面刷白!”
修完這一戶,吳大叔又推著小推車趕到另一棟樓,幫另一戶居民解決衣櫃櫃門拉不上的問題。路上不少鄰居都熱情地和吳大叔打招呼,說起他的事蹟居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發起並組建居民互幫互助群
“我2017年從外地回到合肥,2018年入住這個社區。”吳大叔告訴記者,入住小區之後,他發現居民有一些日常維修方面的小問題無法解決,於是向社區推薦自己可以義務幫忙,“像斷水、斷電、漏水、窗簾桿掉了、馬桶堵了等問題我都能解決!”
吳大叔不僅有一雙巧手,還有一顆熱忱的心。如今,“有困難,找吳大叔”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的共識。“最近工地太忙了,真擔心錯過大家的報修,只要我在社區,水電急修肯定15分鐘內趕到,最晚當天解決。”吳大叔的妻子告訴記者,丈夫是個急性子,有時候手機上收到居民的報修資訊,飯吃到一半放下筷子就趕去了。
吳大叔意識到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三年前,他發起並組建了一個由熱心居民組成的互幫互助群。“我拉了小區里有其他特長的鄰居,大家一起發揮更大的力量,互幫互助。”每當有居民在群裡發出求助資訊,吳大叔總是第一時間回應,並協調群裡的其他成員提供説明。作為這個互幫互助群的牽頭人,他不僅負責協調解決問題,更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激勵著群裡的每一個人。
“所有的行為皆為公益行為,請鄰居們不要叫我報價。”這是吳大叔在群裡發的一個公告。“每當看到問題解決后鄰里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聽到那一聲聲真摯的感謝,心中便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吳大叔說。
·合肥日報-合新聞記者 唐萌 高勇 通訊員 趙驥安 張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