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超市開麵包“自助餐”,家長反應引熱議!
更新于:2025-03-26 05:39:33

孩子在超市“銀盤”自助,家長無奈結帳

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的週末,某個熱鬧的超市。

爸爸帶著五六歲的兒子逛超市。

當他專心致志地推著購物車挑選商品時,兒子卻跑到糕點區,目光緊緊盯著那些誘人的蛋糕。

他環顧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到自己,於是悄悄打開盒子,用手抓起蛋糕往嘴裏塞

爸爸沒有立即察覺到這一幕。

等他轉身發現時兒子已經進行著“第二輪自助”

憤怒的爸爸狠狠拍了兒子的手指,然後無奈地拿著已經被抓得稀巴爛的蛋糕去結帳。

這一幕被媽媽用手機拍了下來,配上哈哈大笑的背景音樂,上傳到了小某書,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網友熱議:孩子和家長應不應該為此負全責

視頻發佈后評論區幾乎一邊倒地批評這對父子

很多網友並沒有覺得這段視頻有趣,反而認為這是家長的失職。

一位網友評論說:“這麼大的孩子應該懂得規矩,超市裡的東西要買單了才能吃家長不教,孩子當然不知道。”另一個網友更是直接指出:“視頻里孩子的行為應該是家長縱容的結果,為了擺拍毫無底線。”

也有少數網友表示理解。

一些人認為,孩子偷吃食物的行為很常見,只不過這次被媽媽記錄下來,才讓人覺得“過火”

另一些人則認為,視頻里爸爸在發現孩子偷吃后及時買單,這多少是種補救措施,不應一味苛責。

其實,這樣的爭論並不僅存在於視頻評論區,現實生活中關於孩子和家長是否應該為類似行為負責的討論一直存在。

為了流量節操全無:那些讓孩子冒險的擺拍事件

這種為了博眼球而讓孩子冒險的行為並不罕見

今年早些時候,“4歲網紅瑤一瑤”被故意絆倒的視頻引起了軒然大波。

視頻中,她在街上玩耍,旁邊的小男孩故意伸腳,將她絆倒。

這段視頻很快傳播開來,網友紛紛質疑這是劇本,父母為了吸引關注而設計的

而家長的回應則更是讓人氣憤“孩子摔摔打打更皮實。”

還有另一件事,一個溫州媽媽讓她7歲的女兒在車裡擺拍炫耀,結果被員警處罰。

這位媽媽竟然抱著女兒坐在駕駛座上讓小女孩亂轉方向盤,還發朋友圈炫耀。

這種行為不僅危險,還傳遞出一種“無視規則”的錯誤觀念

這些行為可能帶來一時的熱點,但代價卻是對孩子的誤導與傷害。

父母的錯誤教育觀念:娛樂化孩子的錯誤行為

其實,孩子的成長需要正常的教育環境,而不是父母的“搞笑”娛樂。

讓孩子在超市開麵包“自助餐”的視頻,如果只是記錄了一次意外,或許還情有可原。

但如果是故意為了拍視頻而引導孩子去做這種事,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視頻中,配樂和配文都在強化一種“這很搞笑”的情緒,實際上卻是在潛移默化地告訴孩子:“我犯錯,爸媽覺得有趣

這種錯誤觀念帶給孩子的傷害是隱形的,也是長遠的。

孩子會誤以為,只要父母不反對自己的任何行為都是被允許的

這樣長大后,他們很可能會為了博取關注而做出更加不合社會規則的事情。

光是今年,就有不少類似的視頻案例。

一個媽媽為了拍搞笑視頻,讓孩子冒充街頭乞討;另一個爸爸為了展示生活有多“頑皮”,讓孩子在冰天雪地里游泳。

這些視頻傳到網上家長的初衷或許是想記錄生活的點滴,卻不知不覺中踐踏了對孩子的基本教育責任。

結尾:用心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的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父母不僅要教他們識字、算數更要讓他們明白社會的基本規則和人際相處的分寸感

放任孩子在超市“開自助”,可能覺得“可愛”但這種行為往往會在無意中傳遞錯誤的資訊

而為了一時的流量和關注,讓孩子做出不合規的行為,不光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也體現了家長對教育責任的疏忽。

我們需要記住孩子不是父母的“流量密碼”,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因此,作為家長,更應該在教育上投入精力和心思,用心陪伴,用正確的方式引導,讓孩子在健康、規範的環境中成長

而這,遠比那些所謂的“搞笑視頻”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