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車有其用途。汽車製造商聲稱這是為了展示未來的量產車型或未來技術,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的實際目的是讓愛好者渴望它們投入生產。遺憾的是,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這樣做。由於概念車從不受法規限制,汽車製造商幾乎可以在各個方面為它們瘋狂。
我們見過 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酷炫概念車,其中一些確實在幾乎沒有任何改動的情況下投入生產(例如捷豹 C-X16)。然而,大多數概念車仍然只是設計和工程團隊的幻想。但是,當法國公司製造概念車時會發生什麼呢?
答案往往是一些真正獨特的東西。雷諾、標緻等公司已經以反抗既定的設計規範而聞名,即使在量產汽車中也是如此,所以你可以想像當他們的設計團隊和工程師真的放鬆警惕時會發生什麼。坦率地說,這些法國概念車從未真正投入生產,這真的很令人失望。
看到標緻 Proxima 後,你會想,為什麼 CD Projekt Red 不直接授權這款車出現在《賽博朋克 2077》中,而不是保時捷 911?Proxima 於 1986 年在巴黎車展上推出,與世界上任何其他超級跑車都不一樣。如你所見,其設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後輪幾乎完全與車身分離,每個後輪都有自己的空氣動力學罩。
Proxima 的每個角度都彰顯著 20 世紀 80 年代的“未來”,更不用說鮮艷的紅色塗裝和即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也很現代的車輪了。當然,像這樣的汽車需要有合適的動力系統來支援這一切。幸運的是,標緻也全力以赴。
Proxima 搭載一台渦輪增壓 2.9 升 V6 發動機,輸出功率為 600 馬力,扭矩接近 450 磅英尺,以 1986 年的標準來看,這絕對是瘋狂的。請記住,保時捷 959 於同年問世,輸出功率為 444 馬力。Proxima 通過順序變速箱將所有動力傳遞到四個車輪,重量幾乎達到不可思議的 2,380 磅。在整輛車變得很酷之前,車內有很多紅色和很多螢幕。你如何進入?當然是通過極具 80 年代風格的滑動玻璃頂篷。
雪鐵龍最後一次嘗試打造真正的豪華車 C6 於 2012 年停產,成為 21 世紀眾多失敗的豪華車之一。雖然 C6 確實在 2017 年回歸,但它是中國市場獨有的,造型可以說是平淡無奇。然而,2010 年,雪鐵龍向世界展示了絕對令人驚歎的 Metropolis 概念。這就是第二代 C6 應該有的樣子。
首先,花點時間看看這輛車有多大,有多有存在感。比例和整體外觀都是純粹的經典,你可以看出設計團隊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再說一次,它的長度為 17.4 英尺,比當時的長軸距寶馬 7 系還要長,最好有點存在感。
儘管 Metropolis 從未投入生產,但在 DS 拆分為獨立品牌(尤其是 DS5)之前,我們曾在 DS 車型中看到過它的一些顯著設計特徵。為 Metropolis 提供動力的是一種奇特的動力系統組合,這種組合永遠不會面世:2.0 升 V6 發動機和電動機協同工作,可產生 460 馬力。動力通過雙離合自動變速箱傳遞到車輪,這是雪鐵龍最近才開始使用的一種變速箱。雪鐵龍令人驚歎的 Hydractive 懸架解決了飄移問題,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款值得一看的概念車。Initiale 於 1995 年問世,是雷諾概念車發展的鼎盛時期的產物。Initiale 奇異的雜亂造型最終啟發了 2001 年的 Vel Satis,但 Vel Satis 是一種非常不同的車型——它遠沒有那麼瘋狂。然而,與 Vel Satis 一樣,Initiale 的比例絕對是一個話題的開端。
車身下半部分與普通轎車相似,但車頂和溫室區域高得離譜,就像小型貨車或更高的掀背車一樣。雖然它很迷人,但像Mosler Consulier GTP這樣的汽車已經表明,像這樣的比例外觀設計並不奏效。然而,一旦你看到了 Initiale 的魅力所在,一切都被原諒了。
這裡沒有 V6 混合動力或柴油動力。Initiale 使用的是當時為雷諾 F1 賽車提供動力的 3.5 升 V10 的降級版本。386 馬力通過六速順序變速箱和自動啟動的液壓離合器傳到四個車輪。Initiale 買家在載貨方面不必滿足於更少,因為 Initiale 配備了定製的 Louis Vuitton 行李箱,可存放在載貨區。雖然 Initiale 本身從未投入生產,但我們很高興 Vel Satis 至今仍保留著其狂野設計的傳統。
繼 Proxima 之後,標緻又推出了一款超級跑車概念車,並略微減弱了《銀翼殺手》的影響。Oxia 於 1988 年發佈,比 Proxima 晚兩年,是一款更加紮實的超級跑車。可以說,它更接近量產車型。這是因為標緻真的想將 Oxia 投入生產,以與保時捷 959 和法拉利 F40 等車型一較高下。
從紙面上看,Oxia 具備與這兩大巨頭較量所需的所有條件,甚至更多。動力來自 2.8 升渦輪增壓 V6 發動機,與當時該汽車製造商的 C 組賽車類似。660 馬力的強勁動力再次遠遠超過了德國和義大利的動力。動力傳到四個車輪,四個車輪都可以轉向。
Oxia 還配備了一對電子差速器,每個軸一個——你知道嗎,就像現在的一些 AWD 和 4WD 汽車一樣?內飾功能包括一台內置導航系統的個人電腦。不幸的是,部分由於 80 年代末的金融危機,標緻的超級跑車戰鬥機從未真正面世。
是的,這確實存在。它也能跑能開。雷諾 Twizy 最初是 2000 年代後期作為一款概念車推出的,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幾乎不用對設計做任何改動就投入生產。Twizy 專為超級擁擠的城市而設計,非常小巧。它採用雙人座椅、中央駕駛員座椅和 17 馬力的電動機,是雪鐵龍 Ami 等車型的前身。然而,Twizy 的速度實際上可以達到 50 英里/小時。車門和車窗也是選配設備,這不是開玩笑。
2013 年,雷諾的工程師決定來點樣。他們拿來 Twizy,對其進行了一些瘋狂的空氣動力學升級,換上巨大的光滑輪胎,並添加了一些黃色裝飾。這導致了 Twizy F1 的誕生,這本身就是一個瘋狂的概念。但情況會變得更好,因為 Twizy F1 不僅僅是一種狂野造型的嘗試:它還具有驚人的衝擊力。
為量產版 Twizy 提供動力的 17 馬力發動機基本保持不變,但工程團隊為 Twizy 配備了源自 F1 的 KERS 系統。啟動後,KERS 系統會在短時間內將功率提升至 97 馬力。換句話說,這是一輛擁有 97 馬力和 1,200 磅整備重量的“汽車”。我能聽到你起雞皮疙瘩的聲音。
看看它有多可愛!Fiftie 是為了紀念雷諾 4CV 50 周年而打造的,它是一款可愛的復古風格雙門轎跑車,帶有小鬍子——想想 Top Gear 的 Geoff/Hammerhead i-Eagle。Fiftie 上的小鬍子由金屬製成,其餘車身則是向 4CV 致敬的一份有品位的忠實情書。
Fiftie 的發動機不是放在前面,而是放在中間。事實上,它變得更好了,因為 Fiftie 的平台本質上是雷諾 Sport Spider 平臺的重新設計版本。迷你復古車上的跑車平臺?我們在哪裡報名?
遺憾的是,雖然平臺很運動,但引擎卻一點也不運動。一台小型 1.2 升四缸發動機,功率約為 60 馬力,通過傳統的五速手動變速箱將動力傳送至車輪。這款發動機將繼續為雷諾系列中的其他車型提供動力,尤其是 Twingo 和 Clio。Fiftie 從未投入生產,在這種情況下,這尤其令人遺憾。原因很簡單,幾乎就在 Fiftie 被擱置後,復古風格的緊湊型轎車如克萊斯勒 PT Cruiser、大眾新甲殼蟲,以及最終的菲亞特 500 開始推出。雷諾肯定錯過了一次機會。值得慶幸的是,它似乎吸取了教訓,正在研發一款看似電動的復古 Twingo。
除了四邊形玻璃區域外,Karin 的車頂也非常小,毫無疑問,它使用的車頂金屬片是汽車史上最小的。由於其奇特的造型,Karin 的駕駛員座椅位於中央,乘客座椅位於兩側。內飾也是純粹的 20 世紀 70 年代末賽博朋克風格,配有雙輻方向盤和直接來自 Nebuchadnezzar 的儀錶板。Karin 是前輪驅動,配備了適合雪鐵龍的液壓氣動懸架系統,它的設計純粹是為了造型練習,僅此而已。雖然這絕對是一個令人欽佩的設計,但我們還是有點慶幸現代汽車沒有效仿它。
許多以未來為背景的電子遊戲都有自己的輪式越野車版本。《光暈》和疣豬(Hoonigan 在現實生活中複製的)立刻浮現在腦海中。對於 Hoggar 概念,標緻決定從幾乎所有未來派越野車版本中汲取靈感。結果是一款完全狂野的無頂、半無門越野車。
雖然標緻設法將其部分企業設計特徵移植到 Hoggar 上,但這款車看起來就像是來自叛逆科幻漫畫書的產物。你幾乎可以想像到它停在沙漠中,旁邊有一座巨大的白色手機信號塔。Hoggar 從未打算投入生產(遺憾的是),但它背後的想法實際上很酷。
因為沒有什麼是過分的,所以標緻 Hoggar 配備了兩台發動機,每軸一台。兩台發動機都是 2.2 升 HDI 渦輪增壓柴油 I4,與雪鐵龍 C5、C6 和標緻自己的 607、406 和 407 等車型上看到的一樣。低速時,只有一台發動機在運轉,但只要需要,兩台發動機就會啟動,總共輸出 435 馬力和可與皮卡媲美的 590 磅英尺扭矩——足以應付攀岩。雖然 Hoggar 本身沒有投入生產,但標緻將徽章貼在了皮卡的背面,或者更確切地說是 207 小型車的 ute 版本。
雖然這款車沒有投入生產,但雪鐵龍將其設計理念(不同類型汽車的融合)運用在其 最近推出的半轎車、半旅行車、半 SUV C5 X 上。然而,C-Metisse 融合的市場更加瘋狂,但效果出奇地好。超長、超低的 C-Metisse 於 2006 年在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採用混合動力柴油動力系統,設計前所未有。
C-Metisse 的設計融合了超長轎車和獵裝車輪廓,但與真正的獵裝車不同的是,它有四個車門。這使得它很可能成為有史以來唯一一款 2+2 四門汽車。引擎蓋下是一台 2.7 升 V6 柴油發動機,該發動機實際上是由福特和捷豹設計的,並繼續為捷豹 S-Type 等車型以及 PF3 平台上的每款 PSA 集團車輛(標緻 407、雪鐵龍 C5 和 C6 等)提供動力。
C-Metisse 的後軸更有趣,因為兩個輪毂電動機為每個後輪提供動力,每個可產生 20 馬力的適度功率。當所有氣缸都啟動時(雙關語),C-Metisse 可以在 6.2 秒內達到 60 英里/小時,這還不錯。它還配有蝴蝶形車門,所有車門都向上打開,前部和後部彼此遠離。因為這是概念車。儘管 C-Metisse 非常迷人和奇特,但雪鐵龍無法將其投入生產是完全合理的。
談論法國概念車而不提及其中最受歡迎的車型幾乎是違法的。雷諾 Espace F1 是為了慶祝雷諾 Espace 在 80 年代中期徹底改變了家用車並讓歐洲人接觸到小型貨車的 10 周年而打造的,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那樣:第二代雷諾 Espace 車身搭配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傳動裝置。正如您所見。
位於 Espace F1 中間的是來自冠軍得主雷諾 FW15C 的 3.5 升 V10 發動機,可產生 785 馬力。在這種情況下,插入是相當字面意思,因為發動機正好位於兩個後排座椅之間。是的,Espace F1 有後排座椅。確切地說,是單獨的桶形座椅。也許這就是其他汽車製造商想到加熱後排座椅的原因……
玩笑歸玩笑,Espace F1 是歐洲首款小型貨車誕生 10 周年的一次真正精彩的庆祝。雷諾現已解散的合作夥伴 Matra 甚至製造了一款具有真正瘋狂加速的原型車。小型貨車 2.8 秒內加速至 60 英里/小時?哦,是的。可惜的是,Espace F1 從未成為真正的量產車,如今 Espace 這個名字裝飾著更大、三排座位的 Austral SUV 版本。歡迎來到 202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