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雪線升高,兩個月上升150米!原因卻是雪昇華而非融化
更新于:2025-03-26 05:37:05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於今年3月24日發佈了中國第三次冰川編目數據集,顯示60年來我國青藏高原上消失的冰川數量達7000條,冰川面積減少了26%,同時很多山脈的雪線也在上升。

比如,喜馬拉雅山的雪線就在以驚人的速度逐年升高,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導致大部分積雪消失的原因並非人們通常認為的融化,而是雪昇華。這一現象不僅揭示了氣候變化的嚴峻現實,更可能給當地帶來頻繁的野火災害和水資源緊缺等嚴重問題。

據雅虎新聞網3月23日報導,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衛星圖像顯示,喜馬拉雅山雪線的高度正在以異常速度上移。2024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28日的衛星圖像對比清晰地表明,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雪線上移超過150米。美國尼科爾斯學院冰川學家模里·佩爾托指出,2021年至2025年期間,高雪線現象屢見不鮮,只有2022年的雪線高度接近往年平均水準。這一數據無疑給全球氣候變化的警鐘又敲響了一記重錘。

雪線,即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雪線的升降,直觀地反映著氣候的冷暖和乾濕變化。而此次喜馬拉雅山雪線的快速升高,背後隱藏著複雜而嚴峻的氣候問題。

研究人員懷疑,大部分積雪消失的原因是雪昇華。雪昇華指的是雪直接氣化,而非人們習慣性認為的那樣融化成水後流走。就如地球觀測站所描述的,積雪“消失在空氣裡”。這種特殊的積雪消失方式,使得雪線升高的現象更加難以預測和應對。

喜馬拉雅山作為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其水資源對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雪線升高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研究人員表示,雪線升高可能導致火災風險加大並影響附近地區水源供應。

據《尼泊爾時報》近日報導,由於剛剛過去的冬季持續乾旱,積雪量少,該國今年野火季提前到來。野火不僅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還會威脅到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水源短缺還會導致莊稼減產,影響糧食安全。對於依賴喜馬拉雅山冰雪融水進行農業灌溉的地區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回顧過去,喜馬拉雅山曾以其壯麗的雪景和豐富的水資源吸引著無數遊客和探險者。比如在尼泊爾著名的普恩山,海拔3210米,是尼西北部安娜普爾納地區眾多徒步線路上一個重要地點,擁有觀賞喜馬拉雅山脈的極佳位置。然而,如今這樣的美景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這一嚴峻形勢其實正是全球變暖速度加快的表現,研究人員呼籲全球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支援可持續農業、開發新型可再生能源,以應對雪線升高帶來的影響。碳排放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減少碳排放可以從源頭上減緩氣候變化的速度。支援可持續農業可以減少對土地和水資源的過度開發,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穩定性。開發新型可再生能源則可以降低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減少環境污染。

喜馬拉雅山雪線升高這一現象,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縮影。它提醒著我們,氣候變化已經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問題,而是切實發生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地球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喜馬拉雅山的雪景繼續壯麗下去,讓周邊地區的人民繼續享有充足的水資源和安全的生活環境。

消息來源:新華網3月24日報導《喜馬拉雅山雪線升高引擔憂》

我國或開研全球最大空間望遠鏡,與韋伯同類,但口徑重量都大得多

60年來我國已有7000條冰川消失,面積減少26%,已到快速退縮階段

波音斬獲美國六代機研製專案!戰機代號F-47,機頭樣式很科幻

影視劇炒冷飯的現象
影視劇炒冷飯的現象
2025-03-26 05: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