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海發現的超臨界水,究竟是怎麼回事?
更新于:2025-03-26 05:35:45

在地球深海的黑暗處,神秘的"黑煙囪"熱液噴口周圍,存在著一種獨特的物質狀態——超臨界水。它既不是我們熟悉的液體,也不是氣體,而是打破常規物理規則的奇妙存在。

最近,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太赫茲光譜技術和分子動力學類比,揭示了超臨界水的真正面目:水分子之間不存在傳統的氫鍵網路,而是以短暫隨機的方式相互作用,更像是一種高密度氣體。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14日《科學進展》雜誌上。

那麼,什麼是超臨界狀態?當物質被加熱到特定溫度(臨界溫度)且壓力達到特定值(臨界壓力)以上時,液體和氣體之間的界限消失,形成的就是超臨界流體。對於水來說,這一狀態出現在374℃和221巴以上的條件下。在這種狀態下,超臨界水展現出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它能像氣體一樣滲透,又有著接近液體的密度和溶解能力。

超臨界流體不僅存在於地球的深海,甚至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也能找到它的蹤影。例如,金星表面的大氣層就是由超臨界流體組成的。金星表面壓力高達93巴,溫度達到735K,遠超二氧化碳的臨界點,使得金星表面大氣成為一個巨大的超臨界流體環境。

超臨界流體的獨特性質使其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例,它已經成為環保乾洗的理想選擇,能夠替代傳統的四氯乙烯等有毒有機溶劑。雖然在泄壓過程中可能會對鈕扣和拉鍊造成輕微損害,但其環保特性和良好的溶解能力使其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

咖啡愛好者可能不知道,他們喝的無咖啡因咖啡很可能是通過超臨界流體技術製作的。通過將二氧化碳加壓至超臨界狀態,它能夠選擇性地溶解咖啡豆中的咖啡因而不影響其他風味物質,創造出保留原味的無咖啡因咖啡。

在能源領域,超臨界水也展現出巨大潛力。超臨界水氧化技術能夠有效處理有機廢物,將其轉化為清潔能源。在這個過程中,有機物質被完全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清潔能源,無害物質和潛在的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

超臨界乾燥技術則是製造氣凝膠的關鍵工藝。在正常乾燥過程中,液體蒸發引起的表面張力會導致材料扭曲或收縮。而超臨界狀態下不存在表面張力,可以完美保留材料的微觀結構。這一特性使超臨界乾燥成為製作高性能隔熱材料和保存考古樣品的理想方法。

儘管超臨界水的神奇特性已經被工業界利用,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真正揭示了其分子層面的行為機制。這一突破不僅滿足了人類對自然奧秘的好奇,也將推動更多超臨界流體應用技術的發展,為綠色化學和可持續工業提供新思路。

從深海熱液噴口到日常咖啡,從行星大氣到環保乾洗,超臨界流體以其獨特的存在方式,連接著宇宙的巨集觀奇觀與人類的微觀生活,展現出物質世界的無窮魅力。

書目:

1. Mauelshagen, K., et al. (2025). Random encounters dominate water-water interactions at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Science Advances, 11(eadp8614).

2. Weingärtner, H., & Franck, E. U. (2005). Supercritical water as a solvent.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4, 2672-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