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花樣年華》重映票房突破6000萬大關,又一部經典港片《倩女幽魂》(1987版)4K修復版於3月21日重返大銀幕。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片重映4天的票房已突破1000萬。有觀眾表示,沒想到這劇情這人設竟來自38年前的老電影,它映照的不僅是聶小倩的幽怨,更是這屆年輕人在職場、婚戀等社會問題上的集體倒影。
1987年香港上映的《倩女幽魂》由徐克監製、程小東執導,改編自1960年版李翰祥導演的《倩女幽魂》,講述寧采臣(張國榮 飾)和聶小倩(王祖賢 飾)之間的一段曠世絕戀的故事。
張國榮和王祖賢憑藉在影片中的精湛演技,讓該片成為了後人難以超越的絕版佳作。同時,該片以奇幻、武打多種元素融合,受到了眾多觀眾的青睞,一躍成為香港影史最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在傳統技法結合西式語言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武俠、喜劇和動作三大片種主導、多類型融合的電影創作模式。1987年版《倩女幽魂》正是港片黃金期的經典代表。“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這首題畫詩成為片中人鬼之戀的寫照。古詩古寺、古琴古韻,配合書生小姐的古典愛情故事,讓《倩女幽魂》煥發出東方美學的獨特氣質。
當然,除了愛情,奇幻、動作、武俠、恐怖和喜劇等元素盡在其中,使得《倩女幽魂》成為一部老少鹹宜的奇幻古裝愛情片。世俗性和商業性是香港電影長期堅持的創作傳統,這在今天的電影工業時代依然奏效。追求觀眾群的最大規模,盡量滿足各個群體、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觀眾的需要,是港片多類型糅合的內在驅動力。
此次上映的是4K修復版,據悉,製作團隊運用了先進的高清修復技術。從細膩的紋理到鮮明的色彩,從角色的一颦一笑到場景的一草一木,每一個細節都被精心雕琢,力求完美還原這部承載著東方美學的經典之作原本的魅力與質感。
上個週末,不少年輕觀眾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經典老片。有觀眾表示,影片僅96分鐘,對比當下冗長的商業片,如此敘事很是緊湊,以“點到為止”的留白藝術,滿足了現代觀眾對高效資訊量的需求,同時又保留了古典故事的韻味。
還有觀眾驚歎表示,無論是片中獨具匠心的人物造型、美輪美奐的畫面呈現,還是其深刻傳達的核心內涵,都彷彿擁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力,至今依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迷人魅力,“衝著老港片去的,沒想到影片里有不少對當下社會現實的隱喻與批判,比如職場與生存壓力,影片中寧采臣的落魄書生形象簡直就是當代社畜縮影,還有燕赤霞對夏侯爭名逐利的批判,蘭若寺的封閉空間也是一方小世界,甚至影片中’人比鬼更可怕’的臺詞也直指現實中的道德困境。”
更有觀眾總結表示,徐克版《倩女幽魂》的現實意義,在於其以鬼魅寓言的形式,完成了對現代社會的犀利觀察與文化反思。它既是對傳統美學的叛逆式繼承,也是對當代價值觀的先鋒表達。影片中的人性掙扎、社會批判與藝術創新,至今仍為觀眾提供著解讀現實的鏡像,印證了經典作品的永恆生命力。正如徐克所言:“古代只是一個背景,真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時代的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王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