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24日訊(記者 梁柯志)銀行2024年報披露迎來高峰期。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已公佈2024年報的平安銀行、交通銀行、重慶銀行和天津銀行四家銀行中,整體看,代理收入呈現大行繼續萎縮,小行觸底回升的狀態。
其中,重慶銀行代理收入接近翻倍。2024年年報顯示,重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88億,增幅115.73%。代理理財業務收入6.79億,增幅95.01%;同為城商行的天津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5.9%。
對比之下,平安銀行、交通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8.1%、14.16%。
上海某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趨勢上看,保險、基金和理財代理收入都是下降的。重慶銀行和天津銀行屬於中心城市城商行,可能是部分產品代銷拉動了整體中間收入增長。
另一位西南地區某城商行資深信貸人士認為,地方銀行的代理收入基數一直不大,前幾年中間業務還包含對公業務服務費等。2024年下半年,理財和股市陸續回暖,銀行總行集中發力之後,可能促成代理收入明顯拉升。
非息收入連續五年萎縮
萬得數據顯示,自2021年至今,平安銀行、交通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基本為逐年萎縮。平安銀行由最高434.81億回落至241.12億,交通銀行由475.73億回落至369.14億。重慶銀行和天津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則從2020年一直回落,到2023年低位之後,在2024年出現大幅度反彈。
對於原因,平安銀行年報稱,2024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降18.1%,結算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8.3%,主要是對公結算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代理及委託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29.4%,主要是代理個人保險收入下降。
交通銀行在年報稱,去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69.14億元,降幅14.16%。其中,受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及主動優化客戶結構影響,銀行卡業務收入同比降幅20.98%;受費率下調政策性因素影響,代理類業務收入同比降幅33.60%。
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恆在近日年報發佈會也曾表示,在以往考核機制下,不少銀行其實把利息轉化為非息收入,為了增大中間收入,但其實扭曲整個損益表。
中心城市城商行非息收入觸底反彈?
在最新年報中,重慶銀行強調,“加大財富管理,拓寬代理銷售保險、基金等產品管道,代理銷售手續費收入增長”。天津銀行雖然沒有具體分析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增加原因,但也強調對零售業務場景化發展,例如,聚合支付業務日均交易超1,100萬筆,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等核心區域。
一位重慶地區消費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最近幾年經濟下行,周圍人選擇到銀行存錢的確較多,相應,部分人選擇購買穩健的理財和保險產品。
深圳某保險公司市場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兩年重慶和天津地區銀行代理保險未見十分活躍,而且銀保管道收入未必全部納入銀行代理收入。此次兩家銀行代理收入上漲,應該是跟基數小有關。
前述銀行分析師表示,兩家銀行代理收入異常上漲也有可能是特例,具體要看後面其他中小銀行的年報數據來綜合觀測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