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拓生物吳淑江:專注體外診斷行業POCT細分領域差異化競爭 微流控檢測產品商業化元年已至|對話科創家
更新于:2025-03-26 03:39:23

《安安訪談錄》是介面財聯社執行總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檔深度訪談類欄目。從投資角度對話1000位行業領軍人物,覆蓋傳媒創新、VC/PE、資訊服務、金融科技、交易體系、戰略新興等方向。

編者按:篳路藍縷敲鐘成,上下求索知路遠。這是一檔針對科創領域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包括但不限於董事長、創始人)的訪談節目。他們有哪些少為人知的傳奇經歷?公司上市前後,他們的心路歷程有何變化?《對話科創家》與您一起探尋,以期遠眺未來。

本期,《對話科創家》欄目的嘉賓是博拓生物總經理吳淑江。

“立足市場區隔,單方面的技術創新沒有實質意義。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才能明白市場痛點所在,沒有市場的創新都是0。”

▍個人介紹

吳淑江先生,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杭州市D類高層次人才、杭州市131人才、“551計劃”區重點產業發展緊缺高層次人才、2011年度中國優秀職業經理人、浙江工業大學課程特聘教授、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行業產業指導教師、浙江省藥學會委員。

▍第一標籤

POCT行業深耕者

▍公司簡介

博拓生物主營產品為POCT(即時診斷、快速診斷)診斷試劑產品,已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取得註冊證書,產品銷售至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POCT診斷試劑品種較為齊全的生產廠商之一。公司產品涵蓋了藥物濫用檢測、傳染病檢測、生殖健康檢測、腫瘤標誌物檢測、心肌標誌物檢測等五大檢測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國內外各級醫療機構、司法檢測系統、第三方檢測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采血站、私人診所等。公司產品70%以上出口海外。

《科創板日報》3月22日訊(記者 曾樂 邱思雨) 新冠疫情的爆發,催生了海量的體外診斷需求,眾多IVD(In Vitro Diagnosis,體外診斷)廠商嶄露頭角,大量新參與者也紛紛湧入檢測市場。然而,需求退潮後,體外診斷需求大幅回落,行業經歷了一輪劇烈洗牌,“裸泳者”業績出現滑坡,但仍有部分廠商實現了逆勢增長,博拓生物便是其中之一。

博拓生物坐落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專注於POCT(Point-of-CareTesting,即時檢驗)診斷試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覆蓋傳染病檢測、藥物濫用(毒品)檢測、腫瘤標誌物檢測、心肌標誌物檢測、生殖健康檢測等多個領域。

“公司自2011年涉足體外診斷市場,歷經十年,於2021年成功上市。”博拓生物總經理吳淑江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專訪時回顧道。與眾多IVD同行相似,博拓生物的業績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呈爆髮式增長,2023年大幅回落。但在2024年,該公司業績重新步入增長軌道。

談及業績增長原因,吳淑江表示,“公司始終專注於POCT檢測領域,堅持將複雜留給自己,把便捷帶給使用者理念,精準把握POCT體外診斷市場客戶需求。”

在博拓生物上百款產品背後,見證了這家成立已17年科創板公司的持續創新。專訪伊始,吳淑江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展示了博拓生物系列POCT診斷試劑產品,“這款產品我們在全球市場申請了多項專利,屬於特有的唾液檢測產品,也是我們現在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市場上一般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採樣,而使用我們的產品,僅需在口腔內刮拭即可完成採樣”。

當前,杭州這片土壤因科技創新火熱非凡。博拓生物同樣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2025年,該公司將開啟新的故事篇章。

▍微流控檢測產品商業化元年已至

在談及技術創新時,吳淑江著重介紹了該公司的新一代產品——微流控檢測產品。“今年是公司微流控檢測產品應用於市場的元年,目前公司已圍繞該產品展開生產建設、客戶拓展和市場推廣等工作,期望能取得突破性的銷售成績。”

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術,是指使用微管道(尺寸為數十到數百微米)處理或操縱微小流體(體積為微升、納升甚至阿升)系統所涉及的一項科學技術。因其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徵,微流控裝置通常被稱為微流控晶片(microfluidic chip)或者晶元實驗室(Lab-on-a-chip),該裝置能夠實現常規化學或生物實驗室的各種功能,如快速、準確地實現對蛋白質、核酸、細胞以及其他特定目標對象的處理、檢測和分析。

據介紹,博拓生物的微流控裝置為業內首創,研發過程耗時5年。“目前,微流控檢測產品已取得技術突破,客戶反饋較為良好。”吳淑江透露。談及產品優勢,吳淑江進一步介紹,該產品具有精準度高、檢測速度快、儀器操作簡單便攜、性價比高等特點,能夠滿足多數非檢驗科實驗室使用場景需求,尤其適用於化學發光儀器難以覆蓋的市場。

為此,博拓生物將募投項目資金部分轉向微流控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相關公告顯示,微流控螢光檢測平台項目預計總投資6,000萬元。“當前,公司聚焦自主研發與募投項目推進,目前募投專案進展順利,預計3年完成。”吳淑江表示。

在整體研發策略上,博拓生物的未來重點方向包括:一是核心生物原料平臺,將加大投入,加快研發進程;二是快速診斷試劑研發平臺,這是公司較為成熟的核心板塊;三是微流控技術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博拓生物正積極探索智慧化領域的應用。據悉,該公司4年前將IT部轉為智慧技術部,近年來,其已實現對既有設備的反覆運算更新以及對生產流程的深度再造,提高了生產、倉儲的自動化水準,使整個生產過程更加精益化、智慧化,生產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在吳淑江看來,未來AI醫療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AI問診能夠為患者提供參考;二是AI技術能助力醫藥企業的調研與研發,通過接入調研軟體,可實現對市場資訊的智慧化分析;三是AI還可應用於企業內部管理。公司將始終密切關注AI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積極探索AI等新技術在公司業務及辦公中的應用與賦能。

▍專注POCT細分領域差異化競爭

除技術創新外,切入市場區隔亦是博拓生物避免同質化競爭的重要策略。在吳淑江看來,“單方面的技術創新沒有實質意義。只有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才能明白市場痛點所在,沒有市場的創新都是0。博拓生物的研發戰略在於為差異化競爭服務。只有跟其他企業拉開差異,才有可能活下去。”

截至目前,博拓生物主要產品包括藥物濫用(毒品)檢測系列、傳染病檢測系列、生殖健康檢測系列、心肌標誌物檢測系列、腫瘤標誌物檢測系列等。

在這其中,藥物濫用(毒品)檢測市場、傳染病檢測市場,是博拓生物當前所重點佈局的兩大市場區隔。

具體來看,在藥物濫用(毒品)檢測市場,在過去一年,博拓生物研發了東莨菪鹼、二甲基色胺、右美沙芬、美托咪定、丙泊酚等快速檢測試劑,以及多款針對飲料中毒品的安全快速檢測套裝。

“公司以海外市場為主,境外業務佔比70%以上,主要集中在歐美、東南亞地區。由於國內毒品管控嚴格,相關檢測需求主要集中在司法系統;而海外市場需求更為廣泛,除司法系統外,工廠、保險公司、診所及部分特殊場所均有需求。”吳淑江介紹道。細分到各區域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北美、拉美地區市場增速較快。

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博拓生物採用產銷研一體化模式。“十年前,公司併購了一家美國公司,這種模式對本地業務拓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吳淑江補充道,“美國工廠能夠説明公司收集市場行業資訊,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相較於藥物濫用(毒品)檢測市場,傳染病檢測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不過,博拓生物在這一領域具備先發優勢。吳淑江表示,公司甲乙流檢測產品早在2017年、2018年就開始佈局,當時國內涉足該業務的企業較少。

儘管傳染病檢測市場較為“內卷”,但流感的反覆性為傳染病類產品提供了持續的市場需求。同時,國內市場對快速診斷產品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

“新冠疫情後,體外診斷行業企業數量激增,約為原來的5-10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疫情也提高了公眾對快速診斷產品的認知度,不再需要過多宣傳,市場接受度大大提升。潛在市場非常大。”吳淑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