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22日訊(記者陳美)3月21日下午,“2025好公司DEMODAY——AI+生命健康專場路演活動”在上海報業大廈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活動由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聯合主辦,活動中彙聚了生命健康領域的潛力企業、投資機構以及園區代表等。
活動伊始,《科創板日報》總經理葉春致辭表示,作為上海報業集團旗下財聯社出品的權威媒體,《科創板日報》已形成了“科創好公司DEMODAY”和“新質生產力行業沙龍”兩個知名沙龍IP。
其中,“科創好公司DEMODAY”通過舉辦路演等沙龍,為企業提供展示平臺,促進企業與投資機構、上市公司、政府、園區之間的深度交流和業務連結。
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董事康婷進行了以“AI製藥,智驅未來”為主題的演講。
康婷認為,AI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涵蓋藥物研發、用藥安全、供應鏈管理、商業拓展、個性化診療及監管審批六個方面。“其中,藥物研發及用藥安全是AI技術在製藥環節的核心內容。藥物研發包含靶點確認、基於表型的藥物發現、分子生成、化學反應設計、化合物篩選、ADMET性質預測;用藥安全則涉及臨床試驗、藥物風險評估及真實世界研究。”
在康婷看來,臨床試驗是用藥安全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製藥過程中資金投入最大的部分。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在相關臨床試驗的設計、管理、監控以及患者招募方面均有應用及發展潛力。
當前,AI製藥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從藥物研發類型來看,AI製藥廣泛應用於小分子藥物開發。在藥物開發領域,AI主要應用於早期藥物開發和數據處理環節,目前人工智慧已成為預測小分子生物活性、毒性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至少有128家AI製藥公司獲得了總計近60億美元的融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中國AI製藥公司數量已達105家,正式邁入“百企時代”,單筆融資金額在幾千萬人民幣到幾億人民幣之間;而佔據先發優勢的晶泰科技、英矽智慧、深勢科技等公司,憑藉規模效應成為了資本青睞的“寵兒”。
看好AI製藥行業未來發展,包括大分子藥物藥物研發加速的差異化技術、AI+CRO服務領域、以及擁有AI設計的小分子藥物管線公司仍舊有突圍機會。“多數創新型AI藥企在初期採用技術服務模式,利用自主開發的演算法搭建藥物預測平臺,為大型藥企提供靶點發現、化合物篩選等服務,且以小分子藥物為主,大分子藥物領域存在發展機遇。”康婷進一步解釋道。
朗盛投資合夥人李佳分享了“AI醫療離我們多近多遠”的主題。
李佳從疾病診斷、藥物臨床試驗、藥物研發等方面分享了AI醫療領域的案例。
其中一家是由互聯網背景的創始人創立的Pandas公司。李佳說,Pandas公司在創始人陪伴妻子治療癌症的過程中,意識到決策過程中的資訊不透明和個人化治療選擇的挑戰,決定利用數據和AI技術來改善這一現狀。
“公司也通過提供低成本的二代測序服務,吸引了眾多醫院合作,並收集了大量病人的數據,用於構建其AI模型,實現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深度學習能力。”
另一家公司則是IBM Watson。李佳在分享中表示,IBM Watson是IBM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平臺,以其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能力而聞名。
“在醫療領域,IBM Watson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合作開發,通過分析大量病歷、醫學文獻和臨床指南,為醫生提供基於證據的治療建議。在腫瘤基因組測序服務領域,IBM Watson與Quest合作推出,通過分析患者的基因組數據,為癌症治療提供精準的靶向治療方案。”
在李佳看來,儘管AI在醫療有眾多值得借鑒和成功的應用,但中國和美國在醫療數據處理和監管方面存在差異,以及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面臨的倫理、商業模式和監管問題。
因此,在醫療AI的發展中,數據的全面性和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十分關鍵。“而在AI時代,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比尋找答案更為關鍵。”李佳最後說道。
隨後,在沙龍現場,層影醫療、錦腦醫療、玄言生物、希普生物4家生命健康企業進行了路演,並與投資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層影醫療是一家以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RCM)為技術核心,專注於開發適用於不同治療領域RCM產品的醫療器械企業。
錦腦醫療是基於高通量超微陣列電極的臨床腦控解決方案;玄言生物則專注於通過基於AI的集成組學數據分析平臺,自主研發多款伴隨診斷產品和創新藥,解決真實臨床需求。
希普生物為一家以研發生產神經外科開顱手術用可吸收硬腦(脊)膜、可吸收顱骨固定鎖及配套手術器械的創新醫療器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