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問及“誰是《西遊記》裡最神秘莫測的人物”,答案非菩提祖師莫屬。
的確,菩提祖師在原著的第一回和第二回裡短暫出現過,隨著孫悟空走下方寸山,菩提祖師就此消失在讀者們的視線之中。
饒是如此,讀者們依舊對菩提祖師頗感興趣,他是孫悟空的啟蒙老師,法術修為高深莫測。只可惜作者吳承恩對菩提祖師惜字如金, 就算《西遊記》全書劇終,我們依舊很想知道關於菩提祖師的點點滴滴。
好比在取經隊伍路過五莊觀的時候,孫悟空暴怒之下推倒了人參果樹,倘若孫悟空請來了菩提祖師,以菩提祖師的神通,他能否復活人參果樹?
菩提祖師的強大毋庸置疑,他擁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孫悟空剛走到三星洞,祖師就已喊了一個仙童前去開門迎接。
孫悟空剛變成松樹、賣弄神通,菩提祖師就聞訊趕來,然後不管孫悟空如何苦苦哀求,就這樣將他掃地出門。
原來,菩提祖師已經預感到了孫悟空即將闖下大禍,小小的方寸山已容他不得!
此外,菩提祖師還是一個精通釋儒道三法的超凡入聖者,他僅僅傳了孫悟空長生不老之術、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就打造了一個上天入地的超級戰士!
如若由菩提祖師出手,復活人參果樹似乎綽綽有餘。
看到這裡,相信一些讀者會說了,菩提祖師如果能復活人參果樹早就出手了,又何必躲著孫悟空?
原來在86版的《西遊記》里,孫悟空為了復活人參果樹上天入地找了許多神仙,這些神仙大多愛莫能助。
孫悟空突然想到了菩提祖師,他一個筋鬥飛到了方寸山,卻發現方寸山早已破敗不堪。就當孫悟空一頭霧水之際,天空傳來了菩提祖師的聲音。
祖師告訴孫悟空,唯有找南海的觀音菩薩,方能復活人參果樹。
從這一段劇情來看,菩提祖師並沒有能力修復人參果樹,否則又怎麼會讓孫悟空去找觀音菩薩?
你可能不知道,以上劇情完全是楊潔導演改編而成,在原著裡壓根就沒有這一段。正如筆者前面所說,隨著孫悟空走下方寸山,菩提祖師也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在西遊世界里拋頭露臉。
不過,根據原著的設定來看,我們還是能通過蛛絲馬跡去窺探一個真實的菩提祖師。而窺探祖師的媒介不是別人,正是住在兜率宮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身為三清之一,他的兜率宮坐落於離恨天。
那離恨天又是在哪裡?
在原著的第5回里,吳承恩是這麼寫的,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
如此看來,太上老君還真是地位超然,他的離恨天居然在玉帝的三十三重天之上,足以可見太上老君的實力與地位。
好比在取經隊伍路過平頂山的時候,孫悟空採取智取的手段,從銀角大王手裡騙取了紫金紅葫蘆,將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吸進紫金紅葫蘆。
到了第二天,金銀角大王早就在紫金紅葫蘆化為了一灘血水。
可當孫悟空帶著唐僧繼續西去時,太上老君突然出現,只見他收了孫悟空騙走的五件寶貝,還在電光火石之間復活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就算是不可一世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也被太上老君的举动惊得瞠目结舌。
書中是這麼寫的,那老君收得五件寶貝,揭開葫蘆與凈瓶蓋口,倒出兩股仙氣,用手一指,仍化為金、銀二童子,相隨左右。只見那霞光萬道。咦!縹緲同歸兜率院,逍遙直上大羅天。
這一個“咦”的語氣助詞用得非常傳神,將大夥的歎為觀止展現得淋漓盡致。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是能動能走的生物,太上老君尚且都能將他們輕鬆復活。因而孫悟空若請太上老君出手,他復活人參果樹絕對不是癡人說夢。
反觀菩提祖師,祖師曾對孫悟空說過,他精通釋儒道三法,單單一個道字門就有360個傍門。
這說明什麼?足以證明菩提祖師對道法爛熟於胸,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至高境界。
而太上老君身為道派中的高手,他都能復活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對道法信手拈來的菩提祖師必然也是能和太上老君媲美比肩。
綜上分析,倘若孫悟空請來菩提祖師,菩提祖師照樣能復活人參果樹,而且祖師復活人參果樹不像觀音那般需要藉助甘露水,只需將袍袖一揮,人參果樹便能起死回生。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