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還太嫩,沒看懂《色·戒》這場戲
更新于:2025-03-26 04:36:45

最近,一場李安電影回顧展在美國舉行。

10天的時間裡,展出李安14部作品。李安也出席了這場放映的映后交流。

台下的觀眾,又一次問到李安對《色·戒》的看法時,他說——

直到今天,我看著電影裡她(王佳芝)的臉,我還是會哭,因為她就像是我自己。

而且,李安也提到了《色·戒》裡的那幾場經典的麻將戲。

他花了兩個禮拜,每天16個小時,以精雕細琢、嚴絲合縫的方式去排布總共加起來也不超過20分鐘的七場麻將戲。

“你可以從中猜猜多少女人與易先生有染。”

點擊播放 GIF

那麼今天就重新來解析,《色·戒》的麻將里,藏了什麼。

01 按“武俠片”拍麻將戲

為什麼打麻將?首先是情節需要,王佳芝通過麻將打入太太圈。

同時,麻將又是中國人情和社會規則的高度濃縮,李安可以在小小的牌桌上,塞進每個人的心機、關係網。

最後,麻將意味著被困。大家在桌子上反覆摞起“圍牆”。

太太們癡迷麻將,除了愛打牌之外,片中也暗示了,因為時局混亂,她們怕得要死,不敢隨便外出。

主要的娛樂活動,就變成了居家打牌,看上去精緻優雅,實則是被困住了。

而王佳芝與易先生,更是各自陣營的囚徒,身不由己。

麻將,成了一群困獸相互舔舐和撕咬的修羅場。

為了拍好這幾場麻將戲,不懂麻將的李安專門找來臺灣的老演員李嘉茜(也曾是李翰祥的電影顧問)作為麻將指導。

她在現實中就是電影裡“易太太”的角色,丈夫金滔生前有許多紅粉知己,在他生病後,會叫這些紅粉知己來家裡打麻將。

在這些“牌經”里都有階級關係,每天打牌都是勾心鬥角。

李嘉茜根據李安的要求——“要把那種牌局如情局、爾虞我詐的味道,當成武俠片來拍。”

鏡頭一來一去之間,皆是過招,皆是殺氣。

有時,是新歡打在了舊愛身上;有時,是丈夫打在了妻子身上;

有時,是“隔山打牛”,這含情脈脈劍早就殺得牌桌上的其他人片甲不留。

點擊播放 GIF

而牌桌上的手上功夫,也不少,為了讓手的特寫更好看,在拍之前,演員們還專門去做了幾次手部護理。

牌桌上,女人的手,是用來表明身份的,但,也是她們另一套拳腳。

有的,是欲蓋彌彰的暗喻。

點擊播放 GIF

有的,是司馬昭之心的揣度。

點擊播放 GIF

有的,是明目張膽的搶奪。

點擊播放 GIF

他也表示,那些不懂打麻將的,不懂中國文化的,著實有點可惜。

但他又怕觀眾看懂了, “我無處遁形”。

02 易太太的“裝傻”

當李安在電話裡邀請陳沖出演易太太時,她只問了一句:“易太太知道整個事情麼?”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她說,“那我一定要演”。

易先生到底有多少女人,易太太早就瞭若指掌。她從一開始就是想利用王佳芝扮演的“麥太太”,勾引自己的老公,從而,能擠掉對自己最有威脅的人。

當重慶方面再次對“麥太太”這條線索啟用時,易太太不過就是順水推舟。

她想除掉馬太太。

一個細節——鑽戒。當“鑽戒”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正好卡在了易先生走進太太們的牌局裡。

兩年前,易先生還在香港時,撈的油水還沒有現在那麼多。財力並不足以支撐每個情婦一隻鑽戒。

在他回到上海后,升官了也發財了,更是買得到這些“有價無市”的好東西了。才讓鑽戒與他的偷情掛上勾。

而讓易太太膽戰心驚的,就是牌桌上坐在自己對面的馬太太手上的那隻鑽戒。

雖然看上去克拉不如自己的大,但光澤更好,她假裝奉承地道:“你這只好。”

馬太太反而恃寵而驕地抬起手,看了看自己的鑽戒時說到:“好嗎?我還覺得樣子老了”,說得時候,還不忘看一眼易先生。

點擊播放 GIF

這就是她的恃寵而驕。

面對易太太的羨慕,她意思是我還不滿足,還想讓易先生買更新的戒指,“老的是你自己”。

所以,此時易太太再不讓易先生“移情別戀”,那自己的地位可就真的岌岌可危了,這才不得不利用王佳芝。

03 易先生隱藏情婦們

除了王佳芝這個已經被暴露的“情婦”之外,還有幾位藏在牌桌上的情婦。按照出場順序,一個個給你們揪出來。

首先登場:是朱太太。

發生場地:香港,易家豪宅。

這是王佳芝第一次上麻將桌時,就已經暴露的第一位情婦。

這場麻將的參與者有以下幾位,而朱太太的座位是正對著大門,一眼就可以看見門外的動向。

所以,當麻將打到一半時,易先生回來了。

這個鏡頭,是朱太的主視角,她是第一個發現易先生回來的人。

當易先生走向麻將桌時,鏡頭焦點也是落在了易先生身上。

是誰在看?不言而喻,是朱太太。

此時,王佳芝提到香港有一家特別好的上海餐館,易太太順勢將下班回來的易先生叫了進來。

她就想看看,易先生到了這場牌局裡,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並且,在易先生進來前,她都已經話裡有話,去暗示牌桌上的人了。

“老易嘴才叼,多好的館子都三心二意的。”

她說的是飯館嗎?更像是在談老易對女人的“三心二意”。

她早就知道牌桌上不乾淨,丈夫身邊也不乾淨。你看,這不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聽到易先生要請客,朱太太馬上就接了一句:明天請客怎麼沒有我們呐?

朱太太是什麼時候被打入冷宮的呢?

在《色·戒》裡的第三場麻將戲,易先生為了王佳芝“上桌”,在期間二人互相喂牌。再瞎的人也能看明白了。

最後,朱太吃味,怒推易先生的牌,才發現易先生的心哪是在牌裡。

一隻“小雞”淩亂插在三四五筒裡,牌亂的連碼都不想碼。朱太也自知,是她該下牌桌了。

第二位:廖太太。(曾經的情人卻依舊在牌桌上)

發生場地:上海,易家豪宅。

廖太太在第一次登場時,就對王佳芝的底細表示好奇。但真正坐實她是情婦的,還是在“麻姑獻壽”的那場戲裡。

在這場戲裡,只有易太太隨口說的這麼沒頭沒尾的幾句話。

如果要看全這場牌局的意思,還得從小說里找到線索。

在《色·戒》的小說里,本是廖太請客,但易太硬是在她請客時,加了外人進來。

請客的人,反而沒有了位置,只能坐在易太身後,而易太調笑為“我說還是我叫的條子漂亮”。

廖太太也並不敢反駁,只能笑著說:老都老了,還吃我的豆腐。

結合前一局麻將桌上,廖太對王佳芝的“留心”,外加易太對廖太的敵意,大可推測,廖太太也很有可能曾經是易先生的“寵妾”。

廖太太在上一場麻將里說:你們家那口子,脾氣真好。

接著,易太太說:作戲給你們看的!

就是易先生在情場上的“逢場作戲”。

在此後,廖太太下桌。

第三位:馬太太。

姦情的袒露,似乎並非在牌桌上,而是在一次蘇州評彈中。

馬太太看到易先生時說了一句:難得來。之後,她的眼神就沒從易先生身上離開過。

而在桌上,馬太太多次看像王佳芝,問她:你懂蘇州話吧?也有排擠她,暗指她不懂蘇州評彈,認為她是小地方人的意思。

注意看,此時她手上並沒戴鑽戒。

結合王佳芝在其後提供給鄺裕民的情報里,提到這一句:

是不是他還有別的女人。前天他帶我去的霞飛路1237弄……公寓的空氣裡有香水附近還有茉莉花香的味道,可是又不像是當天留下來的,枕頭上還有灰塵......

不論那個女人是誰,馬太太的地位在王佳芝到來後,也一樣即將不保。

之後,王佳芝與馬太太又坐在同一張牌桌上時,王佳芝自以為隱藏得當,其實早已被察覺。

易太太早就知道。馬太太也不傻。

扮演馬太的蘇岩說:“我的角色當然也明白王佳芝和易先生是怎麼一回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

至此,三位情婦均已出局。而王佳芝卻如天真白兔一般闖入這片渾水裡。她在坐上牌桌的那一刻就已經把自己輸乾淨了。

04 王佳芝的牌技到底如何?

在劇本裡,王佳芝說到自己“從小就在牌桌上,十歲就學會了打牌,我知道那些富太太怎的說話方式”。

看似是老牌友了,卻還是大輸特輸。

為什麼?只能說,王佳芝的偽裝早就已經在牌桌上被識破了。

她會打牌嗎?牌技青澀,入門小白。

我們看她在香港,初次與易先生同台打牌時的這場戲。

這一場戲,看似是王佳芝主動“獻身”引易先生的一場麻將戲。

易先生其實更像是主動上桌的那個人。在家門口偶遇王佳芝時,他卻又沒多久回來了。

此時,易太太看見老公回來時,表情震驚,她收起了笑容,臉上毫無丈夫回家的喜悅。

易先生卻又特地與王佳芝打招呼,營造一種他未曾見過她的假像。

接著,易太太讓丈夫上桌,頂三缺一。

他多久沒上牌桌了?其實,他好久沒有這麼主動。

王佳芝以為自己是獵人,但從這個時候,她才是真正的獵物。

在那麼多場麻將戲裡,這也是王佳芝唯一一次贏了。

首先,易先生先喂了一張七萬。王佳芝吃了。

接著,第二步。易先生打出一張7筒。王佳芝要吃牌,可易太太跳出來說,碰。

她在易先生喂牌、王佳芝吃牌的一來一回裡,早已看清了他們的小九九。

李嘉茜在設計這套牌的時候說:“(陳沖)她就是說我自己不能胡牌了,我也要阻止妳,就好像他們(梁朝偉、湯唯)談戀愛,他二人互通款曲,我寧願犧牲我自己,也不要讓他們好。”

所以,在第三步,他又打出一張七筒。這就再明顯不過了,他明顯是拆牌在喂王佳芝。

而王佳芝也越發大胆了起來,她先看了一眼朱太,再吃下了這張七筒。

但,你看王佳芝的牌,吃下了七筒後,與自己的六八筒組成一坎。還留下了兩張八筒後,又碰了易太打出的八筒。

故意拆三個八筒,本有機會開杠的牌,卻變成了最沒有用的兩坎。她也不為了贏牌,而是故意要逢迎易先生。

最後,她雖然胡了,小小屁胡。

假如易先生不在,她的牌技在桌上是鬥不過太太們的。

兩年後,她的牌技似乎有了一點點的進步,但不多。王佳芝著實沒有往大了做的野心。

碰了一筒後,本有希望做成混帶幺九或是碰碰的牌,卻還是想選擇雞胡。迅速清牌后,等聽六九萬。

在牌桌上,只想速戰速決,她知道這些輸麻將的錢都不是自己的,這是“復讎”的成本,所以她急。

急著讓易先生上鉤,急著讓自己在牌桌上贏點錢。最後,急著把自己全部都輸了出去。

05 真正的贏家是誰?

在這麼多場麻將戲裡,還是易太太大吃三方的最後贏家。

仔細看,《色·戒》裡的第一場麻將戲。

發生在上海,麻將桌上有“情婦”馬太太,“受賄者”梁太太,“心懷鬼胎”的王佳芝,還有“坐唱空城計”的易太太。

在第一場麻將開局前,鏡頭給了一個大俯拍。

不單單看到了每一位太太手上的戒指,還留了一個小細節——從桌角上的簽子就知道,易太太是目前為止牌桌的贏家。

而梁太太所提出要搬風,其實也是在上半場輸的差不多了。梁太太是故意輸的嗎?

在牌局開始時,有這樣的一句對話。

馬太太說,梁先生升官了。

梁太太看向易太太,什麼了不起的官哦,管大米的。

馬太太:管糧食可比管金庫厲害,你要多聽易太太的。

什麼意思?就看梁太太與易太太之間的對視微笑,就明白梁先生的官,就是易太太給辦的。

所以,上半場易太太贏也很有可能是梁太太有意放炮,她有這樣的技術,也熟悉察言觀色。

在搬風了之後,馬太太成為易太太的上家後,易太太與馬太太之間的戰爭,易太太也是需要占上風。

馬太太打出第一張牌,五條。易太太轉手就要吃。

沒多久,馬太打出一張四條,易太太又吃。

馬太是在故意喂牌嗎?不然。

在鏡頭裡,故意暴露馬太的牌,盡可能地標註了她打完幾張拍后剩下的牌。

馬太這樣的麻將老手,這樣的牌肯定往大了做。

好牌起手打掉,是一種示威。告訴你,我對這些小優勢不在乎。

再過了幾圈,鏡頭下,馬太的牌就更清楚了。

碰了西風,東風做眼,外加排列有序的五到九萬牌,很明顯她要胡混一色。

開局並非故意喂牌,而是萬字以外的牌她用不上。

易太太呢,前期沒有打出幾張牌就開吃。其實很被動,胡大牌的機會就少了。

接著,馬太太摸牌後,並打了張三萬,並在王佳芝打出二萬的時候面露欣喜。

這樣反過來我們就可以推理出,她一開始的手裡的牌有一張一萬與三萬,再一次摸了一張三萬並打掉后,想等二萬。

如果吃了王佳芝的這張二萬,就上聽四、七萬就可以了。

易太太就是故意碰走二萬,故意走這樣的一步棋,處處制約,而二萬瞬間成了絕張,實在鬧心,啐一口也都算輕的了。

當易先生來了之後的那一局,馬太依舊是與易太互不相讓。

雖然沒有了勾心鬥角的一來一回。

你就看著兩個人在桌面上的牌,依舊是易太太在對馬太進行夾擊,桌子上的牌大多也是吃馬太太的。

這場麻將,從上午打到晚上10點。王佳芝已經被處死在石礦廠,易先生也身心俱疲地回到了家。

太太們熱熱鬧鬧地聊著打完麻將誰請客去哪裡吃飯。

馬太太說不想吃川菜,辣死了。

此時,易太太說,不吃辣怎麼能胡得出辣子呢。

辣子,上海麻將里的術語,摸到花牌,或是一對東西南北中發白,或是杠也都算是花,有兩張花牌就有“辣子”。

有了辣子,贏的錢也就可以翻番。是以小博大的過程。

所以,易太太的這句話正好讓易先生聽到,卻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王佳芝博了,但她輸的徹底;易先生不敢,他只敢做他本分里的事情,但沒想到遇到了只求愛情不求鑽石的王佳芝,也還是輸了。

誰贏了?

劇本的結尾寫——

梁太太說:易先生,自從你離開后,易太太的手氣就一直很好。(暗指易太太是最後的贏家,三家歸一家)

馬太太說:易先生,易太太不不像你,她不會食言!(暗指易先生已經冷落馬太太,甚至已經分手)

而贏家易太太,在最後“收網”時,一石三鳥:王佳芝的消失,丈夫的回歸,馬太太被冷落。

縱觀全域,情婦們輸了,易先生輸了,最後,贏家還是易太太。

06 李安的鴿子蛋

在《色·戒》里,鴿子蛋是最值錢的鑽戒,也是易先生最能表達自己真心的禮物。是比火油鑽更好的鑽戒。

《色·戒》似乎是李安下半場的最高峰作品。也是李安的“鴿子蛋”。

他無法再花如此多的心血,重新再進入一部像《色·戒》一般的電影。

他在影展里說:“我這一生,都在背負著鄺裕民的頭腦,王佳芝的心,與易先生的膽子。我覺得拍整個電影都是這樣。”

鄺裕民的異想天開又不成熟的想法,王佳芝那顆無處安撫、破碎的心,與易先生那膽小如鼠的膽子。

讓李安創作出了《色·戒》這部傑作。

終於,在他71歲時戰戰兢兢、忐忑地面對自己的電影時,終於說出了:我覺得(這部)相當不錯。

他小心翼翼希望電影永存的願望,又一次讓人想起在愛情與大義面前王佳芝。

她也希望“愛情”能永存。如同李安此時對電影未來的設想。

有人說,電影是註定會消亡的;

電影院也遲早會被奈飛、抖音、手游取代,而坐在電影院看電影,更像是一種消遣而非對電影抱有“鑒賞”藝術的心態。

但,這個老派的老頭,還是願意用最簡單的方式,獻上自己最大的敬意。

我掏出了我的心,向神掏出了我的心,看看會發生什麼。

李安渴望用自己的真心,換取一顆“鴿子蛋”。

所以,他如王佳芝一般,卑微的,虔誠的,為自己所愛的電影所服務著。

在李安心裡,一直活著一個王佳芝,甚至,“王佳芝”早於《色·戒》出現之前。

他在《十年一覺電影夢》寫到自己在《卧虎藏龍》登上奧斯卡領獎台前,受到的非議與詆毀時——他心裡“希望有個‘大我’在那邊撐著,我這個‘小我’就能夠為它犧牲服務,忘掉自我的感受,順水推舟地去做這些事,不然我會很難受。”

“小我”是為了電影可以做出犧牲自我的決心。

大我,是他心中對電影如神一般的崇拜。

我相信,當他望向電影,望向電影院時。他也還會在腦海裡幻想出了那顆鴿子蛋,如心臟一般,一直跳動著,跳動著。

閃爍著耀眼的光。

來源:Sir電影

吳豔妮,還沒贏夠
吳豔妮,還沒贏夠
2025-04-02 14: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