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8299元買到iPhone樣板機,商家算欺詐嗎
更新于:2025-03-26 04:11:27

代曉靈

據媒體報導,3月2日,家住山東省的劉某花費8299元在某電商平臺購置了一部黑色鈦金屬的iPhone 16 Pro Max 256GB手機。收到貨時,卻發現該手機為樣板機,包裝簡陋粗糙,甚至手機螢幕的包裝紙都是用雙面膠粘貼上去的。劉某的遭遇並非個例,在各大投訴平臺上,瑕疵機冒充正品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媒體記者歷時月余的追蹤發現,這些翻新機后封機系從深圳華強北市場流入某電商平臺“百億補貼”活動的。

對此,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3月14日發佈情況通報稱,該局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組織執法人員到華強北及周邊手機銷售市場進行核查。劉某最終收到了1萬元退款,但平台承諾的“非新賠三”並未兌現。此事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那麼,商家將樣板機當作正常商品銷售,算欺詐嗎?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消費者遭遇翻新機欺詐時,電商平臺是否需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網購到樣板機或假冒偽劣手機,應如何依法維權?“百億補貼”中翻新機、樣板機亂象又該如何整治?

本期【你問我答】,由《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苟博程律師對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問:商家將樣板機當作正常商品銷售,算欺詐嗎?若商家銷售假冒偽劣手機,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答:若商家未明確告知消費者商品為樣板機而冒充新機銷售,可能構成欺詐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三”(即退還貨款並賠償三倍金額)。此外,商家需承擔退貨、更換或修理等義務,且樣板機仍享受法定“三包”服務,商家不得以“處理品”為由免除責任。若商家拒絕履行義務,消費者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若商家銷售假冒偽劣手機,根據產品品質法第四十九條,可責令其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問:在“百億補貼”活動中,電商平臺對商家銷售商品的品質有哪些審查義務和責任?消費者遭遇翻新機、樣板機欺詐時,電商平臺是否需承擔連帶責任?

答:在“百億補貼”等促銷活動中,電商平臺需對商家資質、商品質量進行嚴格審核,包括核實進貨憑證、檢測商品真偽等。若平臺未盡審核義務,導致消費者購買到翻新機或假冒偽劣商品,需承擔連帶責任。

例如,平臺若明知商家售假仍未處理,消費者可要求平臺與商家共同賠償。此外,平臺未提供有效投訴處理或隱瞞商家資訊(如註冊位址),可能被認定為未盡到監管責任,也需承擔連帶責任。

問:消費者網購到樣板機或假冒偽劣手機,應如何依法維權?

答:消費者網購到樣板機或假冒偽劣手機,首先要保留好相關證據,如購買憑證(訂單截圖、支付記錄)、商品照片、與商家的聊天記錄等,立即聯繫商家或平臺要求退換貨並提供三倍賠償。若協商無果,可通過12315平台、消協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必要時,消費者可以依據收集的購買憑證、檢測報告等關鍵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像案例中的劉某等人,雖最終收到退款,但未獲得平台承諾的“非新賠三”賠償,可以進一步通過法律途徑爭取應得的賠償。

問:針對電商平臺“百億補貼”活動中翻新機、樣板機等問題商品泛濫的現象,該如何整治?

答:整治“百億補貼”中翻新機、樣板機亂象,需多方協同發力。首先,平臺要強化責任,嚴格審核商家資質,查驗品牌授權、進貨憑證等,建立信用分級與抽檢機制。一旦發現問題,立即下架商品、凍結保證金。同時,升級賠付機制,設立專項基金,確保消費者獲賠。其次,完善監管機制和社會共治。市場監管部門應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打擊翻新機產業鏈,並對違規商家處以行政處罰。鼓勵消費者通過12315熱線、媒體曝光等渠道監督,同時推動建立電商平臺先行賠付保證金制度,提升消費者信任度。

最後,可利用區塊鏈溯源、AI風險預警等技術手段賦能防控;還可制定行業標準,借鑒國際經驗,形成全方位整治體系,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法治日報記者朱雨晨)

養蘭花和種蘭花
養蘭花和種蘭花
2025-04-07 0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