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船+”賦能海上作業(創新故事)
更新于:2025-04-07 06:53:44

本報記者  劉詩瑤

蔚藍的海面上,一艘無人小艇靈活地避開橋墩和船隻,直奔近十層樓高的鋼鐵平臺。待吊機取下小艇尾部的“快遞箱”,小艇立即自行返回……這一場景,北部灣海域潿洲島油氣平臺上的工人習以為常。

“以前都是大船送補給,像拿‘大炮打蚊子’。現在有了無人‘快遞船’,我們甚至能吃上熱乎的外賣,還能及時收到緊急的藥品、配件等。”如今,4艘無人艇常年往返潿洲島海域進行物資運輸、水面巡邏、應急預警,打破了過去海上石油平臺只能依靠大型船舶補給的局面。

油氣平臺工人算了一筆賬:無人艇不僅減少了涉水、涉險場景,規避了工作強度大、霧航和夜航難等痛點,拓寬了水上作業範圍和時間,同時人工成本降低80%,燃油成本節省91%,每年節省的燃油成本達1000多萬元。

“快遞船只是最基礎的應用,無人船搭載不同的任務模組,可執行多種危險、艱苦、不適合有人的任務。”珠海雲洲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洲智慧”)創始人、董事長張雲飛說,其自主研發的安防巡邏無人艇、海洋測量無人船、水面救生機器人等創新產品,均已規模化生產並走向市場。

15年前,為了填補國內無人船技術空白,雲洲智能團隊從零開始,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了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協同控制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為了實現更好的應用性能,無人船艇海上累計測試時長接近14萬小時,測試里程超過10萬海裡。核心產品共計取得500多項授權專利,承擔了50多項國家級科研專案,參與制定了國內現有全部15項無人船艇相關標準。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技術研發錨定應用場景,雲洲智慧得以打造覆蓋海洋油氣、風電、調測、海洋牧場等各領域的無人船艇應用示範場景。“海洋環境複雜多變,正是無人船艇大顯身手的主戰場。”張雲飛表示,“相比於傳統作業模式,無人船艇具有低風險、低排放、低成本,高覆蓋、高性能、高效率等特徵,代表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海洋新質生產力。”

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快突破,無人船艇進入加速普及應用的快車道,雲洲智慧積極在新航道跑出加速度。“我國海域遼闊,海洋經濟蓬勃發展,通過低成本、高機動、長續航的智慧無人裝備集群,賦能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正在探索路徑。”張雲飛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7日 19 版)

什麼是IgA腎病?
什麼是IgA腎病?
2025-03-28 11: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