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壓力導致大腦“宕機”,與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密切相關
更新于:2025-03-26 12:12:48

生活中處處有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説明更好地應對工作和學習,但是當壓力長期存在或超出自身的抗壓能力時,也會產生“腦疲勞”,使大腦功能發生紊亂,甚至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大腦為何會“宕機”?從神經化學遞質的角度,讓我們來瞭解一下這樣的生理狀況是如何發生的。

5-羥色胺

慢性壓力會影響腦中與情緒調節有關的神經遞質,其中最突出的是5-羥色胺,也就是日常抗抑鬱葯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所調節的化學物質。

所謂5-羥色胺,最初是在血清中發現的,因此它還有個名字——血清素。血清素在人體大腦皮層中含量很高,參與人體情緒、記憶、認知等多方面的大腦活動。作為一種“快樂因數”,5-羥色胺可以使人產生愉悅情緒,如體內濃度過低,就會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

人體在慢性壓力下,大腦的5-羥色胺通常會慢慢耗竭,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無故地擔憂、緊張、渾身乏力等負性感受,而這些消極情緒又進一步影響大腦認知功能,如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感覺不良等,迴圈往復,漸漸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無盡深淵。

γ-氨基丁酸

還有一個與壓力息息相關的神經化學物質——γ-氨基丁酸,這是神經系統重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

γ-氨基丁酸可以抑制人體大腦某些神經信號的傳遞,如引起軀體興奮的交感神經信號,因此具有平穩情緒、改善睡眠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人體可以調動γ-氨基丁酸對抗壓力引起的焦躁等緊張興奮狀態,達到舒緩目的。但壓力過大時,大腦中的γ-氨基丁酸就會被持續消耗,導致緊張感持續存在,壓力狀態逐漸慢性化,繼而產生失眠、焦慮、疲乏等不適。而失眠又會影響γ-氨基丁酸的合成,最終導致大腦的“天然剎車”失靈。

褪黑素

針對神經化學物質褪黑素,其實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服用過含這類成分的藥品。

褪黑素,就是大腦中“松果體”分泌的神經激素,它的分泌具有晝夜節律性,也即,白天受光照影響分泌少,晚上分泌多,可以促進睡眠、調節覺醒週期。褪黑素的分泌水準還與年齡有關,隨著年齡增長,大腦中褪黑素分泌減少,睡眠時間也相應縮短。當身體處於慢性壓力或已產生情緒問題時,既會影響褪黑素的正常分泌,還會由於分泌異常導致“睡眠-覺醒”節律紊亂。

當下社會壓力無處不在,面對壓力時,要學會正確運用“戰與逃”,在能力範圍內解決問題,改變負性思維模式,繁忙工作學習后要保證充足睡眠,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整,同時可以學習放鬆訓練、正念冥想等放鬆技巧來應對緊張感。如已經出現嚴重的抑鬱、焦慮和失眠等心理健康問題,不要存有病恥感,應該及時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診,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和診治。

【科室介紹】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質譜亞專科

檢驗科質譜亞專科在國內率先將LC-MS/MS技術應用於臨床領域。目前,該亞專科擁有14台液相色譜質譜檢測儀器、2台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以及1台高解析度質譜儀。在類固醇激素、兒茶酚胺類激素、治療藥物監測等檢測項目的研發與臨床轉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截至目前,質譜亞專科已開展166項臨床質譜檢測專案,年檢測量高達40余萬次。

(作者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教授;復旦大學附屬心理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原標題:中山科普|慢性壓力導致大腦“宕機”,與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密切相關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來源:作者:郭瑋 黃嘯

【來源:上觀新聞】

走,去鄉村喝咖啡
走,去鄉村喝咖啡
2025-03-26 04:00:41
香辣爽口炮仗面
香辣爽口炮仗面
2025-03-26 04: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