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蓮
併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永恆的主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併購重組制度。結合資本市場併購重組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A股併購重組持續火熱。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21時,每月分享167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併購重組公告。
從近期密集發佈的併購案例來看,涵蓋了產業併購、科技併購、央企併購等多個領域,其中產業整合成為主流趨勢。在筆者看來,A股併購重組已邁入產業價值重構的新階段,並呈現出三方面顯著特徵。
一是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勢頭強勁。
傳統產業在近期併購重組中表現活躍。其中,房地產、化工等行業併購重組積極性較強;鋼鐵、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多家企業也發佈了估值提升計劃,並表示要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入系統性重構與高質量發展並行的新階段,政策支援、科技創新和產業鏈整合成為主要動力。傳統產業開展併購重組是化解供需錯配、提升產業效率的有效方式,核心邏輯在於實現“存量優化”與“增量突破”。近期多個案例表明,傳統產業併購重組的路徑愈發清晰:首先,圍繞產業鏈上下游併購,產生協同效應;其次,通過整合出清低效產能,減少同質化競爭,提高產業集中度;最後,通過新技術賦能,如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為傳統產業煥發新機注入強勁動能。
二是硬科技產業補鏈強鏈方興未艾。
從今年公告的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行業分佈來看,TMT行業、半導體行業、工業與先進位造業等硬科技領域的交易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比如,近日,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擬收購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擬分步取得瀋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等。
以半導體行業為例,併購重組一方面是資本退出的主要路徑,另一方面也是填補技術空白的重要方式。未來,半導體行業有望通過併購重組打造本土龍頭企業,以應對國際競爭。這一趨勢表明,產業價值重構在新興科技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企業通過併購實現技術、市場和資源的整合,可以提升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競爭力。
筆者認為,人工智慧、量子資訊、腦機介面等硬科技領域將是未來併購重組的重點,這也將持續助力硬科技產業補鏈強鏈。
三是多主體參與併購重組,且聚焦新質生產力這個大方向。
去年發佈的“併購六條”明確提出,支援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筆者注意到,近期多主體參與併購重組,且聚焦新質生產力方向的趨勢明顯。其中,央企通過併購支援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民企通過跨界以及跨境併購實現轉型發展,中小市值企業通過併購實現技術提升,地方政府與上市公司聯合設立併購基金,也主要投向半導體、低空經濟等領域。比如,近期獅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擬購買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並藉此實現戰略轉型,切入機器視覺領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近期,證監會主席吳清在《新型工業化》雜誌上發文表示,下一步,將抓好“併購六條”落地實施,在推動產業整合和資源優化配置、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儘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併購重組中的主管道作用,服務上市公司轉型升級。
筆者認為,在政策引導、產業升級和資本運作等多重因素推動下,A股併購重組不斷向縱深發展,進入“價值重構”新階段。期待上市公司以高品質產業併購為主線,向新質生產力聚集。
總之,2025年A股市場的併購重組行為,既是政策驅動與企業戰略的“雙向奔赴”,也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可以相信,A股併購重組將在產業價值重構的道路上邁出更加穩健的步伐,為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