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鐵航母”中國寶武更新了鐵礦資源保障重點專案的最新進展:位於非洲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最重要的“礦石動脈”——從採場到選廠全長5990米的礦石下山運輸膠帶系統,啟動最後的膠結穿帶工序。
這一專案核心樞紐工程進入收尾衝刺,是這一巨型優質鐵礦今年底投產的關鍵基礎。“我們與中國企業在西芒杜專案中的合作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特別是在項目運作方式、工程設計及實施方面。”
英澳礦業巨頭力拓集團(Rio Tinto)澳大利亞首席執行官彭凱麗(Kellie Parker)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參與西芒杜項目的許多中國公司和供應商讓這家老牌礦企獲益良多,“這些經驗深刻影響著我們在全球其他地區推進專案的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力拓和中國寶武在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西坡鐵礦專案也是一個較新的合作案例,該專案也將在今年投產。
力拓集團(Rio Tinto)澳大利亞首席執行官彭凱麗(Kellie Parker)。
西芒杜鐵礦位於非洲西部、享有“地質奇跡”美譽的幾內亞境內,早在近30年前就受到國際礦業巨頭們的關注,但延宕許久後於2019年才真正迎來轉機,中國寶武在內的中方公司起到了加速推進的關鍵作用。
截至目前,專案北段1、2號區塊擁有者為贏聯盟,中國寶武現持有贏聯盟49%的股權,韋立國際、中國巨集橋集團組成的聯合體持有另外51%股權。南段3、4號區塊擁有者則為力拓Simfer公司,是由幾內亞共和國政府、力拓與中鋁鐵礦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鋁鐵礦”)成立的合資企業。中鋁鐵礦是由中鋁集團聯合中國寶武等中國國有企業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
“這是我們合作礦山中中國元素最多的一個專案。”彭凱麗舉例提到,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SimFer鐵路支線的修建;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在弗雷卡利亞省建造莫雷巴亞港;西芒杜鐵礦專案的部分重型行動裝置、零部件和相關維修服務則由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提供,“採購合同超過1.1億美元。”
實際上,2024年全年,力拓在中國的採購金額達到42億美元,上一年則為34億美元。“這一數位的增長說明中國企業與供應商能夠在我們更廣泛的運營中發揮價值。”
在中國鋼鐵行業步入產量達峰、中國鋼企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的新背景下,這也是進入中國市場幾十年的國際礦業巨頭們尋求多元合作的體現之一。
“我們仍然對中國經濟的增長充滿信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充滿信心。儘管鋼鐵消費量可能已經達到峰值,但我們與寶武等鋼鐵企業在碳減排領域的合作空間依然廣闊。”彭凱麗強調,力拓對鋼鐵行業的未來發展及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充滿信心。
此外,隨著碳減排進程的推進,銅的需求持續攀升,“我們也看到了銅的機遇,力拓位於蒙古國的銅礦項目的表現強勁,對我們的資產組合非常重要。”力拓在2024年的礦產銅產量為69.7萬噸(合併基礎),較2023年上升13%,也是旗下產品群組中增幅最為搶眼的。
而在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銅礦中,力拓也在與來自中國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純電換電礦卡技術應用試點專案。2024年11月,力拓宣佈了該專案,雙方將在奧尤陶勒蓋露天礦非生產活動區域試點運營8輛載重91噸的換電礦卡,包括13塊800千瓦時的電池以及一座充換電站在內的所有設備,並將在2025年年中投入使用。
彭凱麗還談道,中國的長時儲能電池等技術都將有助於推進礦山減排,以及工業廢物管理實踐“也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透露,力拓正在探索如何將工業廢物管理經驗應用於現有運營及閉坑礦區的治理,“礦山是有完整生命週期的,如何在運營階段就為閉礦后的環境保護做好規劃至關重要,我們正在與寶武方面共同探索專案合作契機。”
而力拓的優勢在於其擁有150年的採礦歷史,不同歷史階段採取過不同的作業方式。“基於對礦業活動長期影響的深刻認知,我們正與寶武共用相關理念,無論是新建礦山還是運營現有礦山,當下決策如何影響未來生態,從而使雙方共同理解如何實現更優的環境效益。”
力拓現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主要產品還包括鋁、銅、鑽石、硼砂、鈦白粉、鋰等礦物原材料。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已經成為力拓最大的市場,力拓每年向中國發運約2.5億噸鐵礦石。去年全年,力拓實現營收537億美元,其中中國區營收貢獻了其總營收的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