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住久才發現,燈光設計越好,幸福感越強!
更新于:2025-03-26 02:28:16

我身邊有很多裝修過的朋友,都是自己按照網上別人家的圖片來設計的,裝完後他們會覺得很疑惑,明明和別人家裝得一樣,但視覺效果卻差很多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家裡燈光沒有設計好。

燈光和家居氛圍是緊密相連的,卻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因為我們只關注它的照明功能,卻忽略了燈光對氛圍的烘托。

一、主燈

裝修選主燈,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只關注外觀,而忽視了“內在”。

所謂外觀,就是指燈具樣式造型,市面上可選的燈具種類非常多,但對於普通人家裝修來說,主燈造型其實是越簡單越好。

因為簡單的主燈外觀,一是更耐看、不容易過時,二是不容易落灰、易於打理,而且簡單的造型也更百搭。

我們在選擇主燈時,主要從燈具的尺寸、色溫、顯色度、防眩光幾個方面來考慮。

1、尺寸

燈具的尺寸,是由房間的面積來決定的。一般來說,客廳的面積比較大,臥室的面積比較小,所以客廳要選擇稍微大一些的燈具。

若小空間里安裝了大尺寸的主燈,就會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相反,大空間裡的主燈尺寸太小,也很難顯示出高級感。

給大家分享一個簡單的公式,燈具尺寸=(房間的長+寬)/12,按此可以算出大致的主灯尺寸。

2、色溫

燈光的色溫,和空間的氛圍感息息相關,它也代表著燈光的顏色,一般暖光、中性光和冷白三種。

暖光的色溫在3300K以下,燈光偏黃,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但是亮度會稍差一些,適合用在臥室、餐廳。

中性光的色溫3300K-5300K,光線亮度足夠,又比較柔和,能給人帶來一種舒適愉悅的感覺,也是家裡比較常用的色溫。

像客廳、廚房都可以用中性光,燈光沒有喧賓奪主的感覺,反而能更好地還原家居本身的色彩。

冷白光的色溫在5300K以上,它是一種比較明亮的光,給人一種清冷、冷靜的感覺。

一般像圖書館,就會用到冷白光,可以讓我們集中精神,所以家裡的書房,也是可以考慮用冷白光的。

3、顯色度

燈具的顯色度,是指開燈后對物體自然原色的呈現程度。在日常用餐時,用高顯色度的燈具,可以很好地還原食物本身的顏色。在繪圖、學習的場景中,用高顯色度的燈,對我們了解圖案原本的色彩也有很大的説明。

一般來說,家用燈具的顯色度要在Ra90以上,像書房、餐廳這樣的空間,燈具顯色度最好在Ra95以上。

4、防眩光

普通的燈具,如果人眼直視,可能會有眩暈的感覺。所以我們在選擇燈具時,要選擇帶防眩暈設計的,既能減少雜光,又能減少餘光刺眼。

二、射燈

選擇射燈,主要從光束角、光源深度、顯色度、色溫幾個角度來考慮,其中顯色度、色溫可以參照前文內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1、光束角

射燈的光束角,決定了射燈的洗牆效果。一般家裡的背景牆上,要安裝36°光束角的射燈,燈光照在牆上會呈現出一束如山丘般的光亮,起到重點強調的作用。

2、光源深藏

射燈的光源深藏,和燈光的防眩暈效果有關。建議大家選擇光源深藏大於5cm的射燈,真正實現“見光不見燈”的防眩效果,舒適又護眼。

三、氛圍燈

說到燈具選擇,可能大部分朋友都只會想到主燈和射燈,但當你仔細看網上那些好看的裝修視頻,或是樣板間的裝修,你就會發現氛圍燈的身影。

無論是主燈還是射燈,都是裝在房子的上面的,它們的照明都是從上至下的,就算再亮,照下來後亮度也會慢慢減弱,很難起到強調的作用。

常見的氛圍燈有落地燈、吊燈、壁燈,適合用於家裡不同的空間,能起到局部強調的作用。

1、落地燈

落地燈很適合加強局部照明,它的燈光集中在空間的下半部分,對於營造角落氛圍有很大的説明。家用落地燈,可以放在客廳沙發的旁邊、臥室床頭等位置。

2、吊燈

吊燈在普通照明的基礎之上,多了一份藝術效果,光源更加集中,也能起到強調的作用。比如說餐廳,就非常適合安裝吊燈,可以把燈光都集中地打在食物上,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食慾。

3、壁燈

壁燈既能實現局部照明,也能起到裝飾性的作用。像臥室的床頭、書房的桌子旁,就很適合安裝壁燈,能用於創造閱讀和工作環境。

四、感應燈

在現代家居裝修中,感應燈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設計,它不用我們去按開關,只要有人經過感應燈的附近,就會自動亮燈或熄滅,既省事又能營造出家的歸屬感。

你想要開燈,感應燈就提前幫你自動打開,這樣的感覺真的很貼心。像玄關、臥室、走廊這些空間,就很適合安裝感應燈。

1、玄關感應燈

大部分年輕人下班回家後都天黑了,在玄關安裝感應燈,不用摸黑找開關,一回家就自動亮燈,當家裡燈光亮起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憊和委屈也都消散了。

2、臥室感應燈

臥室感應燈一般是裝在床下的,用感應燈帶圍著床下四周走一圈,晚上如果要起夜,燈光就會亮起,把路面照亮。由於燈光是朝下照的,所以不會影響到睡眠品質。

3、走廊感應燈

走廊感應燈的作用和臥室感應燈相同,作用是幫助夜間照明,一般是安裝在走廊的牆角,離地高度30cm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