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開始硬化,吃飯先知?肝硬化患者,吃飯時一般會有這4個表現
更新于:2025-03-26 08:11:47

"張醫生,我這是怎麼了?近半年來飯量越來越小,吃兩口就飽了,連最愛的紅燒肉都提不起興趣了。"劉大姐愁眉苦臉地說道。作為一位知名餐廳老闆,她深諳美食之道,可最近這種反常的食慾狀態讓她坐立不安。

我放下手中的檢查報告,輕輕嘆了口氣。作為肝病科的主治醫師,這樣的病例我見過太多。往往等到病人察覺不適來就醫時,疾病已經悄然發展了很長時間。

劉大姐今年45歲,在本地經營著一家頗有名氣的川菜館。平日里應酬多,飲酒也是常事。她這次來就醫,除了食慾不振外,還伴有腹部脹痛、乏力等癥狀。通過詳細檢查,我們發現她已經處於代償期肝硬化階段。

"您知道嗎?肝臟就像人體的化工廠,默默無聞地處理著我們攝入的各種物質。可一旦它開始'罷工',身體就會發出警報。特別是在吃飯時,更容易察覺到異常。"我一邊翻看檢查單,一邊向劉大姐解釋。

說起肝硬化患者的用餐表現,最典型的就是"早飽感"。就像劉大姐描述的那樣,吃沒幾口就覺得飽了,這是因為肝臟功能受損導致門靜脈壓力升高,使腹腔內充滿積液,壓迫胃部引起的。

除了早飽感,很多肝硬化患者還會出現"挑食"現象。記得有位退休教師患者,以前最愛吃紅肉,可發病後聞到肉香就覺得噁心。這是因為肝臟代謝功能下降,對蛋白質的處理能力減弱,體內會產生一些代謝產物,影響味覺和食慾。

第三個常見表現是進食后腹脹。劉大姐告訴我,她現在吃完飯總覺得肚子脹得難受,有時還會隱隱作痛。這是由於門靜脈高壓導致消化道充血、水腫,加上腹水的存在,讓腹部特別敏感。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表現就是消化功能紊亂。肝硬化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癥狀。肝臟合成膽汁的能力下降,影響了脂肪的消化吸收,再加上腸道菌群失調,往往會讓飯後的不適感更加明顯。

聽完我的解釋,劉大姐神色凝重:"早知道身體會這樣,我就該少喝點酒的。以前覺得應酬時推杯換盞是門面事,現在想想真是得不償失。"

我安慰她說:"發現得還不算太晚,只要及時治療,規律作息,戒煙限酒,病情是可以控制的。"接著我為她詳細制定了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理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建議。

半年後,劉大姐再次來複查。通過積極配合治療,她的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她告訴我,已經把店裡的酒水全部下架了,改成了主打養生食補的菜品。

這讓我想起另一位患者小張,他是一名程式師,經常熬夜加班。發現肝功能異常時,已經出現了黃疸。經過三個月的治療,雖然癥狀有所緩解,但他的肝功能指標仍不夠理想。這也提醒我們,預防勝於治療,養護肝臟刻不容緩。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它不會輕易向我們抱怨。可一旦出現異常,往往已經積累了相當長時間的損傷。特別是在飲食方面的異常表現,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飲食,清淡為主;適量運動,保持適度體重;定期體檢,尤其是肝功能檢查;遠離煙酒,避免過度應酬。

記住,健康的肝臟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及時發現問題,積極治療,配合醫囑,就能説明肝臟重現活力。讓我們一起關愛肝臟,守護健康!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