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多家醫院推行“免陪照護病房”,受到患者和家屬歡迎,但也面臨成本、人才等挑戰
更新于:2025-03-26 02:00:58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徐媛

  輕輕按下床邊的呼喚鈴,護理員即刻趕來,給予細緻入微的生活照護,讓病患哪怕沒有家人陪伴也能安心住院……在長沙各大醫院,越來越多的病房裡,這樣的場景正悄然成為現實。

  一直以來,“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是很多家庭面臨的困境。無陪護病房作為一種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點讚。近日,記者深入長沙多家醫院的無陪護病房一探究竟。

  現場

  患者從孤獨到安心,護理員成“臨時家人”

  近日,85歲的張奶奶因高血壓住進了長沙市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四病區。由於子女在外地工作,為了不讓他們匆匆趕回,她決定試試醫院的無陪護病房。

  剛入院時,垂垂老者難免孤獨不安。隨著醫療護理員每日定時幫她洗漱、照顧飲食,還會像家人一樣陪她拉拉家常,雖然沒有子女的照顧,但生病住院的每一個細節都沒有被怠慢,讓張奶奶有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受。

  記者走進無陪護病房時,護理員正幫助張奶奶給女兒打視頻電話。“我在這兒住得安心,你們不要擔心,過兩天就出院了。”張奶奶笑著說。張奶奶女兒在視頻那頭滿是感激,她告訴記者,之前完全不敢想像讓母親獨自住院,而這一項人性化服務讓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

  所謂無陪護病房,並非無人值守,而是患者不需要家人親屬陪護,也不需要自聘護工,可以將護理工作交給醫院的專業護理員,這種無須家屬陪護的理念順應了當今社會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

  而在湖南省胸科醫院,推行免陪照護服務,背後多了一層無奈的考量。

  很多人聽到結核病便避之不及。普通肺結核的治療週期在6個月左右,而耐葯結核病患者的治療週期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因耐葯結核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近年來,湖南省胸科醫院探索實施“無陪護病房”模式,避免病人與家屬交叉感染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化解了家屬陪床難的窘境。

  嶽麓區70歲的陳爹爹患有精神分裂症、腦萎縮多年。去年年底,陳爹爹又被查出耐葯結核病,由社區工作人員送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內六科(耐葯專科)住院治療。

  在近一個月的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負責陳爹爹的日常生活起居及康復訓練,安排專人每天將三餐準時送到病床邊,還定期為他理髮、剃鬚,代替家屬承擔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全方位照護。

  現狀

  有了政府指導價,多家醫院動了起來

  早在2010年,長沙市第四醫院便率先全省踏上“無陪護病房”的探索之路,這一舉措在全國也是走在前列。

  “無陪護病房”走過14年,讓患者體會最深的是,價格被“打”得很徹底。曾在長沙市第四醫院住院的朱爺爺說,以往他住院時請護工,一對一護工的市場價格是每天280到300元。但在無陪護病房,護理收費有著明確且實惠的標準,特級護理每天40元,一級護理每天20元,二級護理每天15元,三級護理每天僅8元。也就是說,即便是護理工作最為繁重的特級護理,每天也只需40元。

  長沙市第四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永恆向記者透露,價格能如此親民,是因為醫院每年投入500萬至6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無陪護病房的運行。

  無陪護病房若要實現推廣,多年來,成本難題是擺在各家醫院面前的現實阻礙。一方面,醫院運營無陪護病房涉及人力、物力等多方面成本支出,如何平衡收支成為關鍵。另一方面,為確保無陪護病房服務規範、價格合理,亟待政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出台詳細具體的實施方案,制定統一的政府指導價,以此杜絕亂收費、亂漲價現象。

  今年1月17日,湖南省醫保局發佈《關於規範整合護理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的通知》,明確將“免陪照護服務”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特級/一級護理患者基準價格為140元/日,在長部省屬醫療機構為154元/日。

  新政一經出臺,一些醫院聞聲而起,迅速付諸實踐。

  “此次新增了‘免陪照護服務’價格專案,為醫療機構提供了合理合法的收費依據。”湖南省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萬歡告訴記者,以前,一直有家屬問能不能提供免陪照護服務,雖然此次湖南省免陪照護服務專案要從4月1日起試行,但醫院已在1月13日啟動了免陪照護病房試點,4月1日後會快速推進,在全院廣泛開展,以順應醫患雙方需求。

  目前,湖南省胸科醫院內六科(耐葯專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室正著手開展“免陪照護服務”項目試點,探索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模式,為全面推廣提供實踐依據。

  “除省心外,更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近日,記者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康復三病區,這裡收治的大多為重症後需要長時間康復的患者。

  一位74歲老人已昏迷近4個月,住院期間,除了每天定時的翻身拍背及清潔護理,即使在老人昏迷不醒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每天都會為其進行5次康復訓練。

  “雖然患者仍處於昏迷狀態,但恢復性訓練不可或缺。我們每天5次將電動起立床調整至抬高或直立位置,進行每次30分鐘的坐立或站立訓練,並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實施相應的康復訓練。”康復三病區護士長張娟介紹,最開始張爺爺只能進行耐受三十度的坐位訓練,到現在能夠進行直立站立訓練,目前肌肉、骨骼、血管等情況都有所恢復。

  同樣受益於專業照護的,還有28歲的彭新(化名)。彭新是長沙一所中學的教師,一次授課時在講臺上突然暈倒,被確診為腦幹出血。從ICU轉入重症康復病房後,他由家裡的兩位長輩照護。不會擦澡,不會翻身,不會準備流質食物……家屬整日忙得暈頭轉向,患者仍滿身異味,營養指標一路下滑。

  進入“免陪照護病房”的第一天,醫療護理員第一時間給彭新擦澡、進行床上洗頭,協助他進行床上坐位訓練,根據營養師的指導配製勻漿膳進行鼻飼,調整進食與康復時間……他終於恢復了往日的清爽,兩天後順利拔除導尿管,開始間歇導尿,5天後恢復自主排尿,7天后拔除鼻胃管,恢復經口進食,營養指標也恢復正常。如今,彭新進入了康復的新階段,已能夠自主進食、開口說話。

  很多重症患者家屬深有體會,“免陪照護病房”不僅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解放了家屬雙手,更關鍵的是,病房內專業細緻的照護能極大地助力患者早日康復。

  思考

  讓“00后”護理人才願意留下來

  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康復三病區試行“免陪照護病房”兩個月以來,累計服務患者498人次,免陪照護覆蓋率達到30%。

  萬歡深切地感受到,免陪照護受到越來越多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和青睞,然而,這一醫療服務模式的深入推廣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我國醫療護理員規範化管理缺失導致護工行業存在多重困境。從業隊伍呈現明顯老齡化特徵,50歲以上人員佔比近八成。”萬歡坦言,年輕群體因高強度的工作和低職業認同感而鮮少選擇入行。整個行業全年流失率居高不下,尤其在農忙時節和公休日,更形成了週期性的用工荒,進一步加劇了醫療機構護理員的人力壓力。

  “免陪照護病房”的病人自理能力差、生活照護需求高,這無疑對開展照護工作的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但護工從業者普遍僅有初中以下學歷,雖醫療機構定期組織培訓,但因文化基礎薄弱且缺乏培訓意識,技能提升效果有限。此外,行業內缺乏統一的准入標準,約半數護工是通過熟人介紹進入該行業,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且職業發展體系的缺失問題亟待解決。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傳統的護工群體經過系統培訓,成功實現了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的轉型,正式加入醫療護理員隊伍。與此同時,醫院積極推動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向醫療護理員崗位轉型,不僅暢通了職業晉陞的通道,還優化了薪資結構,有效提升了護理員的職業認同感。

  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康復三病區,22歲的向瑋穿梭在老年人群中,青澀臉龐格外突出。作為科室里的“00后”護理員,她已經在“免陪照護病房”工作了兩個多月。

  向瑋原本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臨床實習,兩年多時間,輪轉9個科室后,她很快掌握了各項規範,還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互聯網上門護理服務。2024年底,向瑋聽到馬王堆院區試點“免陪照護病房”的消息,第一時間上交了申請資料。經過“理論+實操”的雙考核上崗,她很快成為免陪照護試點病房的一員。

  “醫院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職業的新賽道,老年照護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趨勢,高水準的護理人員一直短缺,只要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和機遇。”向瑋說,在這裡,每一位護理員都要深度參與患者的全週期照護,對專業技能是更大的考驗,她們每周會進行專項培訓,不斷提高照護水準。

  “患者和家屬對我們工作的配合度很高,很有成就感。”向瑋又介紹了以前的同事加入這一行列。如今,康復三病區已經有兩位“00后”護理員。

  萬歡分析,構建優質護理團隊需實施中青協同的“雙軌制”培養模式。通過建立分層培養機制,在強化傳統護工標準化技能培訓的同時,對具備專業背景的青年護理員設置專項成長通道。配套措施需包含兩方面核心保障:一是建立與專業資質挂鉤的階梯式薪酬體系,二是打通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的職業晉陞路徑。這種價值實現機制的完善,既有助於穩定現有從業隊伍,更能通過構建“學歷教育—職業認證—臨床實踐”的閉環體系,吸引專業院校持續向照護行業輸送新生力量。

【作者:徐媛】 【編輯:楊倩傑】

【來源:長沙晚報】

放假通知!不調休!
放假通知!不調休!
2025-03-27 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