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L3級自動駕駛能否成為智能駕駛新里程碑?
更新于:2025-03-26 01:58:11

智慧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在2025年迎來了重要的轉捩點,L3級智能駕駛技術的滲透率顯著加快。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通過了自動駕駛汽車的相關條例,為自動駕駛事故的責任劃分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導。這一法規層面的支援,為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月18日,理想汽車在NVIDIA GTC 2025大會上震撼發佈了全棧自研的MindVLA架構。該架構融合了視覺、語言與行為智慧,旨在實現3D空間的理解、邏輯推理以及自主決策。據理想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賈鵬介紹,MindVLA的最終目標是讓車輛具備類似人類的思考能力。預計這一創新技術將於2025年下半年正式應用於量產車型。

與此同時,廣汽集團也在同一天推出了智慧科技品牌“星靈智行”,並宣佈將ADiGO PILOT系統升級為更先進的ADiGO GSD。從GSD的縮寫“GAC Self-Driving”不難看出,廣汽集團已經將戰略重心轉向了自動駕駛領域,標誌著國內大廠之間的競爭正式進入了自動駕駛的新篇章。

基於這一戰略轉型,廣汽集團計劃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國內首款L3自動駕駛乘用車。與滴滴自動駕駛合作的首款L4前裝量產車型也將在年內下線,並計劃於明年初啟動規模化運營。為了緩解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安全性的擔憂,廣汽集團還同步推出了智駕險,最高保障金額高達300萬元。

除了理想與廣汽,華為、嵐圖汽車、北汽藍谷等多家車企也在2025年明確提出了L3級智能駕駛技術的落地計劃。華為的ADS系統已經完成L3級技術儲備,並將與嵐圖汽車合作推進L3級車型的量產。北汽藍谷則聯合小馬智行開發全無人Robotaxi,計劃在2025年投放千台車輛進行運營。

在政策層面,去年6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聯合確定了9個聯合體,開展智慧網聯汽車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包括長安、比亞迪、廣汽、上汽、北汽藍谷、一汽、蔚來、上汽紅岩和宇通客車在內的多家車企入圍,共同推動智慧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2025年智能駕駛技術的競爭已經逐漸轉向端到端架構、規模化數據以及場景閉環的生態構建。比亞迪、吉利等企業通過降低成本加速智能駕駛市場的滲透,而廣汽、華為等企業則直接給出了L3級自動駕駛技術年內落地的時程表。隨著L3級車型的密集上市,我們距離無人駕駛的終極目標正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