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衛星互聯網領域的建設步伐正在加速,一系列重大發射任務的成功標誌著該國在低軌衛星通信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2024年12月16日,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攜帶著衛星互聯網低軌01組衛星成功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為後續的互聯網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幅壯麗的發射場景被相機定格,畫面中火箭劃破天際,留下一道耀眼的軌跡。
在泰國馬漢科理工大學,中泰雙方的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調試低軌通信網路移動信關站,這一舉動顯示了衛星互聯網技術在國際合作中的廣泛應用。不久後,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再次傳來捷報,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也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些衛星使用了Ka等頻段載荷,旨在為使用者提供寬頻通信和互聯網接入服務。
衛星互聯網,這一基於衛星通信技術的全球性通信系統,正逐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它利用分佈在不同軌道的空間節點,通過星間鏈路和地面信關站連接,形成“空天地一體化”的組網互聯,為使用者提供泛在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內專家指出,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衛星互聯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它不僅能有效彌補傳統行動通訊服務的不足,還能在偏遠地區網路覆蓋、應急通信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濤認為,衛星互聯網是“下一代的互聯網”,它能讓資訊更通暢、高速,覆蓋更廣泛的環境。盛邦安全科技集團董事長權小文則強調,衛星互聯網不是對衛星通信網的升級改造,而是重構。通過部署成千上萬顆低軌道衛星,衛星互聯網不僅能為偏遠地區提供互聯網服務,還能為航空、航海、應急救援等領域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援。
在通信能力方面,衛星互聯網採用的高通量衛星技術顯著提升了衛星通信的能力。利用高頻段、多點波束和頻率複用等技術,衛星互聯網能夠提供傳統衛星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容量,為虛擬實境、自動駕駛和物聯網等新興產業提供強有力的網路支援。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可以通過衛星互聯網即時接收前方道路的擁堵資訊,並迅速調整行駛路線,避免陷入交通堵塞。
然而,隨著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其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權小文指出,衛星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它極易受到干擾、截獲甚至攻擊。因此,需要確保“天”與“地”之間的傳輸安全,同時兼顧衛星之間及地面網路內部各節點間的安全防護。為此,應通過新型的加密技術重新定義網路邊界與使用者身份驗證機制,提升衛星互聯網的安全防護能力。
衛星互聯網的建設發展還需長期佈局。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於遠航指出,低軌空間資源有限,且國際電信聯盟規定地球低軌道和通信頻段資源的獲取遵循“先登先佔、先占永得”原則。因此,為了通信領域的獨立自主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道考慮,需加速發展互聯網星座,儘早佈局低軌衛星頻譜資源。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航太發展路徑對於推動衛星互聯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張濤指出,商用航太的發展可以利用民營企業高效、快速創新的優勢去發展相關產業。當衛星互聯網建設更加完善後,普通人將能夠在偏遠地區享受到便捷的互聯網服務,無論是在沙漠里打遊戲、在雪山上發朋友圈、在深海裡直播,還是在萬米高空的航班上享受滿格的通信狀態,都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