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鄉村老師,在學校教授體育課程,同時組建書法社團,十多年來為600多名學生教書法。”3月23日晚8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時段推出大型文化節目《中國書法大會》,寧夏書法愛好者、銀川市西夏區華西希望中學體育老師汪建邦參加了該節目第二季的現場錄製。
《中國書法大會》(第二季)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中國書法家協會合作推出。節目聚焦河南安陽殷墟、陝西寶雞周原、山東曲阜孔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陝西西安碑林、甘肅敦煌六大書法勝地的18組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書法作品,通過知名專家講解、穿越式情景演繹、現場互動和VR、AR、AI等科技手段,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書法文化盛宴,探尋中華文化的深厚根脈,在筆墨渲染間感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錄製現場,對答如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這一輪互動環節是關於‘四書五經’當中的名句,先來隨機選擇一位書友。”錄製現場,主持人龍洋話音剛落,寧夏書友汪建邦被選中,3道題自如對答。當他自稱是體育老師後,主持人笑問:“你會教孩子們寫書法嗎?”“因自己喜歡書法,練了20多年,在學校組建書法社團,十多年來,先後教了600多名學生學書法。學生會經常說‘我的書法是體育老師教的。’”在書法展示環節,汪建邦用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6種字體書寫“大好河山”,並節臨《景雲碑》書法作品。
寧夏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涵介紹,2024年6月,寧夏書協報送6人,最終汪建邦一人被中國書協選中。經央視節目組對其學書經歷、書法知識、創作水準、表達能力等考核,最終以優異表現通過面試。這也是寧夏書友第一次登上中國書法大會舞臺。
“80后”汪建邦從小就喜歡書法。16歲時因體育特長考入一所體育學校。一次他在學校舉行的書法比賽中獲獎,便開始練習並研究毛筆書法,每天堅持寫兩個小時,20年來從未間斷。他在校任教期間,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從2012年10月起,他先後成立華西希望中學書法協會、鄉村少年宮社團,並開設書法課程。近年來,他先後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寧夏書法家協會,書法作品入選第三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榮獲寧夏第十屆、第十四屆書法篆刻臨摹作品展優秀獎等30餘個獎項。
轉自:寧夏日報用戶端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製: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來源:直播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