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組織足球比賽超2000場,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1.42塊,全州中小學校超半數已建成國家級足球特色校,中小學校每周體育課程至少安排1堂足球課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昊飛 張博宇 周萬鵬
長白山下、圖們江畔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最早開展足球運動的地區之一,綠茵傳承已有百餘年歷史。作為全國首批“足球之鄉”,延邊長期堅持將足球作為重點工程來抓,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出台以來,逐漸探索出以社會足球為土壤、校園足球為根基、職業足球為牽引、以足球文旅促消費的“延邊模式”。
這片地處東北邊陲、總人口約200萬的足球熱土,年均組織足球比賽超2000場,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1.42塊,全州中小學校超半數已建成國家級足球特色校,中小學校每周體育課程至少安排1堂足球課……足球不僅是最受延邊百姓歡迎的日常活動之一,更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綠茵活力”。
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金大足球俱樂部室內足球場,青少年正在教練指導下進行足球分組訓練(2025 年 2 月 26 日攝) 周萬鵬攝 / 本刊
全年賽事超2000場
驚蟄過後,冰雪漸融,延邊州首府延吉市的一塊塊室外模擬草皮足球場又迎來“約球熱潮”。而全市各大室內足球場整個冬天都保持著近乎滿負荷的運轉狀態。“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延吉市金大足球俱樂部總經理溫永存說。
記者在這家俱樂部位於布爾哈通河畔的室內足球場看到,標準11人制足球場被隔網分成3塊,足球愛好者們在場上或拼搶競逐或訓練技巧。溫永存手中的運營表顯示,幾乎全部工作日16點至22點以及週末全天的場地,都填滿了預約資訊。
“足球是延邊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延邊州體育局局長金國范介紹,“全州年均組織足球比賽超2000場,加上群眾自發組織的賽事,總數難以統計。”
繼去年承辦覆蓋6歲至60歲年齡段的“紅石榴杯”全國百隊足球邀請賽等一系列賽事後,延邊今年還將舉辦涵蓋機關、高校、農村、老年人、殘疾人等組別的州運會等眾多賽事,將拉動足球熱度繼續升溫。
延邊1956年獲全國“足球之鄉”稱號,1979年成為國家首批足球重點城市,1994年足球職業化以來先後培育出延邊敖東、延邊富德、延邊龍鼎等3支聯賽影響廣泛的球隊。迄今已為各地俱樂部輸送500多名人才,為各級國家隊輸送40余名國腳。
“全州已建成足球場地276個,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約1.42塊,佔比全國領先。”延邊州足協秘書長鄭國哲說,全州8個縣(市)全部建有公共球場,未來還將與教育部門協調,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前提下,向社會開放更多校園球場。
每周至少1堂足球課
學校,延吉市建工小學的足球課按時“上線”。操場上,體育老師寓教於樂,三年級的孩子們完成遊戲式熱身後,開始傳接球訓練。這所學校早在1963年就組建了第一支校園足球隊,幾十年來發掘出一代代好苗子。
“不只為輸送專業人才,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孩子們通過踢足球鍛煉好身體。”建工小學體育組組長金天龍說。
延邊現有中小學校234所,半數以上已建成國家級足球特色校。對這些學校的孩子們來說,新學期開學意味著足球新賽季的開啟。
下午放學後,延吉市第五中學的操場上兩個班的球隊正在激烈拼搶,場邊是為下一場比賽作準備的小球員。體育教師金永哲說,每天16點到18點半,學校會組織足球競訓,這是多年來的傳統。
“班班有球隊,周周有球課,月月有球賽。”延邊州教育局體衛處處長池國彪介紹,足球特色學校每周至少保證兩堂體育課為足球課,普通學校至少保證1堂體育課為足球課。
今年寒假,中學優秀球員集中赴廣西北海參加冬訓,更多小球員則在各室內足球場地集訓。“冬訓不僅能讓我們保持體能、提高技術,還能開闊眼界。”延吉市第五中學九年級二班學生李鎮毅說,此前他還去過廣西賀州和韓國釜山。
除了足球特色學校,當地教育和體育部門聯合打造了19所足球特色幼稚園,並建立了從校園、校際、縣(市)到全州的青少年四級聯賽體系。
“每年參與足球運動的中小學生超8萬名,經常參加專業足球訓練的有2500余名。”金國范說。今年將迎來第36屆全州青少年足球聯賽。
在校園足球的上游帶動下,當地青訓機構數量逐漸增多,業餘體校的人才架構也趨於穩定。“每年能保持從13到17歲5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30余名足球人才的儲備。”延邊體育運動學校訓練科科長白勝虎說。
綠茵經濟重塑城市名片
據統計,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延吉市共接待遊客約30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約43.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2%和5.1%。這座“網紅城市”的吸引力,除了民俗風情和特色美食,還有足球+文旅帶動的城市活力。
約一場足球、喝一杯咖啡、完成一組旅拍、清空一份探店名單,成為許多遊客來延吉的“自選套餐”。“一天最多能賣1200多杯。”在延邊大學附近經營咖啡店的李君說,他從小就是延邊隊球迷,因為看好家鄉文體旅產業融合的市場前景,畢業后決定回來開店創業。
龍井市海蘭江足球產業園是延邊地區一個熱門打卡地。總投資7.5億元建成的足球產業園,擁有延邊地區規模最大的47塊連片足球場地,2018年落成以來已舉辦近900次大中型賽事。去年9月,第二屆亞洲大體聯足球亞洲杯在此舉辦。這裡也是延邊龍鼎隊的大本營。
“投資這一專案,是看好延邊足球的基礎和未來。”產業園董事長張文吉說,延邊近年來大力推行文體旅融合,足球對周邊產業的引流效應愈發明顯。
2024賽季,延邊龍鼎隊主場場均上座人數達1.7萬人,在中甲聯賽各主場城市中名列前茅。同年,延邊州出臺扶持職業足球發展的相關措施和辦法。“無論是政策扶持還是球迷支援,都讓企業對延邊的足球產業投下信心票。”張文吉說,今年園區還將吸引更多外埠資本入股共建。
百年“足球之鄉”如今有三大招牌: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國家西部地區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試點專案城市、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高水平綜合改革試驗區。歷史傳承、政策扶持、大眾熱愛、產業融合等要素疊加下,一批中小民企也更加看好綠茵市場。“在延吉市,民企投資的場館佔比遠超半數。”溫永存說。
今年5月,金大足球俱樂部將迎來10歲生日。“保守估算已投資1400萬元,去年才完成回本。”溫永存說,投資做業餘俱樂部,營收來源主要依賴場館租賃、賽事行銷等,“我愛家鄉也愛足球,助力延邊足球大放異彩讓我覺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