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點驚訝。
前些天,蔡少芬在採訪中突然透露,自己和張晉的婚姻也並沒有外人看起來那麼好。
曾經有兩年的時間獨自帶著三個小孩,那段時間常常哭。
雖說也能想像,成年人的婚姻沒有簡單也沒有一帆風順,但這話從蔡少芬的嘴裡說出來,就總覺得有點異樣的感覺。
因為在此之前,蔡少芬幾乎沒有說過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如意。
剛好相反,但凡是採訪,只要涉及到丈夫,她永遠是對張晉讚不絕口。
曾經在採訪中,她提到張晉,“是很完美的一個男人,既會打又會跳舞,還很會唱歌,而且脾氣還很好,不止愛他家人還愛我家人”。
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在節目裡誇讚老公,在大眾印象中,蔡少芬幾乎就是一個炫夫狂魔。
在這條新聞之前甚至幾乎沒怎麼聽到過張晉的另一面。
其實蔡少芬和張晉,並沒有那麼相配。
至少從世俗眼光中看,是不匹配的。
蔡少芬剛剛宣佈和張晉在一起的時候,很多人其實是不太理解的。
一個是TVB的當家花旦,穩坐了一線很多年。
另一個卻沒什麼名氣。
尤其蔡少芬那個時代,同期其他女明星幾乎都是嫁給富豪然後美美退圈。
最重要的是蔡少芬年輕的時候美貌絕對不遜色於任何女明星,以她的資質,想高嫁給什麼樣的男人不能選?
但她卻一條路跑到黑的,嫁給了人人都不看好的張晉。
甚至這次提到婚姻中受到諸多委屈都不肯分開,她到底愛張晉什麼?
有人說張晉老實的過了頭。
但蔡少芬大概率看中的就是這份憨實的憋悶。
不好說蔡少芬運氣到底怎麼樣,說她運氣不好呢,她有一張足夠漂亮的臉蛋。
家境不好,她靠著一張臉選美出道,輕而易舉的就擁有了改變人生的能力。
但要說她命好呢?可能蔡少芬第一個就不答應。
她有個愛賭博的媽,現實版吸血的媽破碎的她。
與劉鑾雄的那段時光,可能是她這輩子都不想提及的。
那種窒息感讓她對虛張聲勢的“強”極度厭倦,這些經歷讓她看透了豪門的冰冷。
鑲鑽的鳥籠越華麗,越衬得里头的人像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也讓她更加渴望一份真實而溫暖的感情。
蔡少芬在誇讚老公的時候提到過這樣一句話,“他完全接納我的過去,從不會用其他眼光看我,我很感謝他”。
甚至她還提到過,“以前我管自己叫垃圾”,就因為父母早早離異,她覺得自己跟著誰都是拖油瓶。
所以她需要的其實並不是男人多麼家財萬貫多麼對她一擲千金,而是有一個人能站出來,告訴她,“都過去了,在我這,你永遠是最重要的”。
當年港媒嘲諷她“下嫁”,卻不知蔡少芬在張晉身上嗅到的是能治癒她的救命葯。
這個武夫身上那股子未被名利場腌入味的“拙”,反而成了救命的氧氣罩。
劇組寒冬里,這人不會說情話但會默默把暖水袋塞進她戲服;被狗仔圍堵時,他不懂公關套路卻總用結實的臂膀把她圈進安全區。
張晉的務實像老灶上煨著的湯,咕嘟咕嘟冒著扎紮實實的熱氣。
與其說她選弱,不如說她選的是未被名利場異化的真實人格。
張晉的拙反而成了安全島。
蔡少芬愛張晉嗎?
這顯然是肯定答案。
但她真的有在綜藝中變現出來的如此戀愛腦嗎?
畢竟張晉在這段婚姻里,做得也不算極好。
蔡少芬大多數時間是一拖三。
“我去過上海兩年,張晉很忙,我一個人照顧三個小孩,一個女人加上背井離鄉的那種感覺,真的很需要人支援。”
單身帶多娃的媽媽可能會對此更有感觸。
所以張晉其實在這段婚姻中,可能因為工作的原因,導致他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家庭而言是空白的。
那為什麼蔡少芬對張晉如此包容,還願意頻頻在各大亮相的場合讚揚他?是真戀愛腦嗎?
不是。
蔡少芬可不是什麼活在童話裡的公主,相信王子會永遠忠誠的愛著公主的小姑娘。
她曾經在一檔節目里曾經說到過有關自己的一件事,那就是每次外出錄節目,坐飛機之前。
蔡少芬都會和丈夫張晉說:“如果我出了意外,一定要照顧好兩個孩子,要再結婚沒問題,但要找一個對(孩子們)好的人。”
蔡少芬的這段對話讓同場的鍾麗緹大為不解,蔡少芬強調著,“如果將來我死了的話,他是一定會再娶的嘛”。
“那不一定,他那麼愛你啊。”這是鍾麗緹給的答案,其他的女嘉賓也跟著附和。
但蔡少芬的回應卻是,“算了吧,現實一點吧”。
你看,她不但不是理想主義愛情的戀愛腦,甚至還是個相當理性,尊重人性的人。
在《請吃飯的姐姐》里被問及婚姻保鮮秘訣,蔡少芬也說起過,“要把期待值降低,接受對方也是個普通人”。
所以在她的認知里,她是清醒的知道張晉也是個普通人,也有他的不足,甚至從來不對自己的婚姻設限。
她接受了張晉身為男人可能會出現的現實情況。
聊到這裡,其實就要提起蔡少芬的婚姻經營學。
真正支撐著這對走過這麼多年風風雨雨的,絕不是只靠蔡少芬隱忍或是張晉伏低做小。
而是一位童年飽受創傷的女性,用半生血淚鍛造出的婚姻止損學。
15歲打工養家、17歲被迫選美的經歷,當同齡少女還在父母懷中撒嬌時,她已在賭場追債人的恐嚇中。
被迫時刻保持著走一步籌謀一百步的清醒。
這樣的人是不會放任自己依賴一個男人的,就像她說對張晉,想依賴他但又不敢。
所以蔡少芬摸索出一套 “嘴甜心直”的小方法。
當年她挺著孕肚看張晉拍《一代宗師》時,眼見丈夫NG二十多次被王家衛罵到自閉,轉頭就拉著全劇組給他辦慶功宴。
很多人說,這不過是明星家屬的場面功夫,她卻直言:“這時候不撐他,難道要等他拿影帝再錦上添花?”
最高明的愛人,往往最擅長當捧場王。
蔡少芬從不掩飾自己在婚姻里的“算計”。
孕期故意讓張晉全程陪產,拍戲間隙必帶老公探班,就連參加真人秀都要把“我先生什麼都會”焊死在嘴邊。
但她真的愛張晉如命,或是覺得張晉能突破世俗去愛她嗎?
並沒有。
她似乎在扮演一個很愛老公的戀愛腦,但事實上,她從未完全把自己交託給過張晉。
她可以公開示愛,但絕不會讓婚姻成為人生唯一的支點。
她願意全力支援丈夫事業,但從沒有一刻真正對自己的事業懈怠。
她始終保有獨立帳戶和私人公寓,《甄嬛傳》拍攝期間剛剛懷孕當沒事人一樣堅持拍完全程。
健康的婚姻从来不是毫无保留的托付,而是兩個清醒的成年人,在保留完整自我的前提下,共同搭建的防波堤。
她比誰都清楚,所謂天長地久,不過是無數個及時止損的瞬間堆砌而成。
能靠得住的永遠只有她自己。
蔡少芬用半生坎坷換來的止損力,恰是對婚姻最深的敬畏。
畢竟,見過深淵的人,才最懂如何避開深淵。
所以我每次看到有人說蔡少芬命好,選了個好老公的時候都忍不住想要反駁。
蔡少芬從來都不是被命運選定的幸運兒,她能過到今天的日子全都是靠她一步一步經營出來的。
就算是張晉,也許在其他一些女人眼裡也是不顧家的差分老公,但蔡少芬卻巧用心思多經營,硬是把對方變成了滿分物件。
不管嫁給誰,蔡少芬都有這個本事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很多人說她和張晉是下嫁不看好,蔡少芬每次都會反駁。
有些人說她只是嘴硬而已,但如果那些人曾經親歷蔡少芬過去的日子,大概就能理解她。
婚姻從不是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而是錦上添花的精準匹配。
真正通透的婚姻本就需要剔除幻想。
她要找的從來不是救贖者,而是不消耗自我的合夥人。
但這份清醒不等於涼薄,張晉能成為她十多年來堅定不移的選項,甚至萌生想放下一切依賴他,就很能說明一些事情。
一個從小被至親背叛的人,需要多少安全感才敢交付脆弱?
你說她不愛他顯然是謊言。
當年張晉在頒獎禮上那句“我一輩子的幸福都靠她”,可能就是蔡少芬終其一生想要得到的東西。
那份她從小到大都渴盼著的,被人當成全部的存在。
世人總把婚姻成敗歸結於運氣,但蔡少芬用半生顛沛換來一個真理。好的婚姻從不是命運的饋贈,而是清醒者的主動經營。
她比誰都懂“沒有誰離不開誰”,但依然選擇與張晉並肩而行,這才是最高級的情感態度。
不是雪崩時的互相捆綁,而是晴空下的結伴攀登。
那些嘲笑她“愛得克制”的人或許沒意識到。
能二十年如一日保持“選擇權”的婚姻,才是對愛情最鄭重的承諾。
來源:VOGOO崔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