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位網路作家“回家”相聚北京赴文學之約
更新于:2025-03-26 00:23:33
網路作家參觀現代文學館 攝影/馮海文 王蒙講“春天一堂課” 攝影/王紀國

昨日,來自全國各地的48位網路作家代表齊聚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參加以“文學e路同行——歡迎網路作家回家”為主題的作家活動周歡迎儀式。他們走進文學館共謀發展,遊園賞花共話友情,赴一場春天裡的文學約會。

“作家活動周”是中國作協聚焦“做人的工作”,進一步密切聯繫服務廣大作家的一項暖心工程。目前,活動周形成了“作家朋友,歡迎回家”和“做人民的學生”兩個序列。兩年以來先後開展9期活動,邀請了基層作家、港澳作家、劇作家、科幻科普作家、新老會員等近400位作家回家相聚。

當天上午的歡迎儀式上,張巨集森、邱華棟、李一鳴等中國作協負責人向各位網路作家代表一對一頒發入會紀念牌和參會紀念牌,並合影留念。網路作家管平潮隨即在微信朋友圈裡發資訊分享道:“參加中國作協作家回家活動,從中國作協主席張巨集森先生手中接過入會紀念牌——才知道已入會3900天了。中作協太暖心太貼心了!正在魯迅文學院聽91歲高齡王蒙老前輩‘春天一堂課’。春天確實來了,玉蘭花燦爛奪目!”

“我覺得就是要把中華文化的內生動力給挖掘出來,與時俱進地重新演繹。”“回家”后的管平潮很健談。他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聊起最近的創作計劃,透露目前有一部偏古代傳奇的網路小說選題,已經完成策劃方案,小說主體結構也已準備就緒。“我前期從唐宋元明清傳奇裡面得到了很多靈感。這些靈感主要支撐這個新作品的大故事,後續還有很多細節要填充。”管平潮稱,他還得重新閱讀《太平廣記》,從裡面汲取一些對妖魔鬼怪的玄幻寫法,再結合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填充到這部小說里,希望精益求精,確保網路文學也要有品質。

網路作家天下歸元也在“回家”隊伍中。她本名盧菁,曾是江蘇鎮江一位警花,有20年從警經歷。現在她是鎮江市文聯的一名專職作家,創作了《扶搖皇后》《凰權》等多部古風言情傳奇小說,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具有現代獨立女性之精神的古代傳奇女子。

“今天領到入會紀念牌時,才發現我加入中國作協已經4299天了。這次回家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我作家身份的一種認同,讓我重新找到了一種歸屬感。”盧菁說,自己最早的作品《扶搖皇后》參與了中國作協於2012年首次舉辦的網路文學研討會,她也是被作協最早接納的那批網路作家。“十多年後,我重新歸來,回到文學初心開始的地方,覺得這一路不虛此行,有一種情懷在裡面。”

盧菁還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最近有了轉換創作賽道的想法,目前正在探索中。“我之前一直寫古風傳奇大女主,現在想跳出舒適區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想寫寫懸疑人物群像。特別是寫一些小人物的個人奮鬥史也挺有意思的。因為故事並不只發生在大男主或者大女主身上,小人物一樣可以有高光。”

另據瞭解,此次作家活動周為期3天,包括“春天一堂課”、“走進文學史”、“文學館暢談:全媒體時代的文學表達”、“網路作家進校園”、“網路文學圓桌派”、“穿越時光的邂逅”和“文學一家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特寫·

王蒙帶來“春天一堂課”

昨日上午10時,91歲高齡的“人民藝術家”王蒙亮相北京魯迅文學院,給前來參加作家活動周的網路作家代表們上了“春天一堂課”。他精神抖擻地即興演講了一個小時,又用半個小時來回答台下作家的數個問題。

演講中,王蒙從“華容道”和“贈綕袍”歷史典故,到《紅樓夢》《聊齋志異》等中國古典小說,旁徵博引,金句頻出地闡述文學語言的魅力。“隨便一樣藝術形式都比文學好看,但是文學語言是通心的,是通到你的靈魂里的,對語言的愛就是對靈魂的愛。”他表示,類似《聊齋志異》這樣不管作者筆下的妖魔鬼怪寫得有多麼神奇詭異,但最終都離不開人的生活經驗。

緊接著,王蒙以自己在新疆的16年生活經歷為例講述創作的半徑。1963年,他在北京做出去新疆的決定只用了3分鐘時間,他當時單純是為了拓展和突破自己的生活狀態。到了新疆,他學習當地語言,很快融入到當地民族文化和生產生活中。到現在,60多年時間過去了,他還能很流利地說一口維語。“如果我們把宇宙看成一個指環,那我們就是鑲嵌在指環上的寶石。”王蒙用漢維雙語互譯著新疆的一些富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王蒙表示,他的多部作品都被新疆這片熱土給予了養分。他希望年輕作家不要當空頭文學家,要走出舒適區,不斷擴張新的生活經驗,只有紮根生活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他還談到,小說還可以是幽默的。“最高境界的幽默,是既包含令人啼笑皆非的部分,更要做到悲憫、豁達、開放與快樂。作家可以寫很悲慘的事,但要有一定的高度,呈現文學所獨有的超越性、悲憫、容受的力量。這是非常可貴的小說品質。”

在提問環節,現場有網路作家問到,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作家?王蒙表示,AI的創造力來自於大數據,它並不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運轉邏輯,“它沒有感情,沒有自我,沒有文學作品里特有的那種抒情主人公。曹操、李白、杜甫,包括李煜、李清照,我們理解他們的詩作,是因為我們理解和共情他們的人生經歷”。

在王蒙看來,AI能寫出讓人佩服的詩歌,這些詩歌多半正確但平庸,並不能讓我們內心感動。“這裡面沒有個體的創造激情,沒有獨特的性格與文學風格。”王蒙坦言道,要始終堅持人的主體性,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能和本領,保持對萬事萬物的好奇心,活出“人”的滋味,寫AI寫不出的文學作品。

文/本報記者張恩傑統籌/李洋

激發銀髮旅遊新活力
激發銀髮旅遊新活力
2025-03-26 0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