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醫生天臺追“兇”!花粉“捕手”用上高科技武器
更新于:2025-03-26 04:11:03

本周很多網友在北京的公園裡拍到柏樹“冒煙”現場,其實這是因為氣溫升高,加上大風天氣,柏樹的花粉形成煙霧飄散。一起而來的還有受到花粉影響的過敏人群。

北京市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從進入三月,來此就診的患者多了起來。不同於醫院其他科室,這裡的患者大多全副武裝,口罩、護目鏡多為標配。

王學艷是北京市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的主任醫師,花粉過敏就是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除了正常的看診外,70多歲的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花粉“捕手”。為了採集花粉,她定期都會前往醫院頂樓。

醫院的頂樓矗立著兩個花粉採樣設備,早期的採樣設備結構簡單,如今已經是鏽跡斑斑,而新設計的採樣設備則充滿著科技感。

2013年,王學艷開始開展花粉捕捉監測。監測數據對於臨床科研帶來了説明。因此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堅持著花粉“捕手”的工作,並把這個經驗分享給了全國很多地方的醫生。

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主任 王學豔:我們看病不能單憑臨床癥狀,臨床癥狀是一方面,我還要結合花粉濃度的變化,可以給病人提醒什麼時間開始停葯,什麼時間可以預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

顯微鏡下我們看到,紅色圓形中有不規則圖形或是中心顆粒狀是柏科花粉。監測結果顯示,近期捕捉到的眾多花粉過敏原中,柏科花粉數量較多。天壇公園視頻里雲霧繚繞的花粉,讓網友直呼隔著螢幕都感覺“不能呼吸”。

北京市民 徐女士:圓柏受粉就幾天的事情,風一刮那粉就全出來了,這兩天還行。

花粉爆發下,天壇公園裡的花粉“捕手”也開始行動,他們主要捕獲方式是噴水槍,靠水珠“逮捕”四處飛揚的花粉。

張卉是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園林科高級工程師,每年到了春季就多了一項捕捉花粉的工作。他們每天會進行四次花粉噴濕降塵作業。中午遊客少,花粉“捕手”們對著柏樹進行一套洗剪吹過後,隨風飄散的花粉少了許多。

天壇公園管理處園林科高級工程師 張卉:圓柏樹有一個特性,光照到的部分生長得很好,光照不到的地方自己就減了,減葉子、減枝條,裡邊是沒有綠葉的,然後它的花、葉都長在外邊這一層,非常高效,是非常聰明的植物。

對於圓柏這樣聰明的樹木,卻因其肆無忌憚地釋放花粉“惹禍上身”。為此,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修訂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錄》,今後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的栽植量。同樣處於花粉爆發期的天津市,當地氣象部門也在進行花粉氣象預警。

天津市西青區氣象台高級工程師 劉志傑:它的高度大概在1米5,也是參照人的高度,來模仿人吸入花粉的濃度。

天津市西青區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自動識別花粉系統已經開始逐步起到了説明作用。

通過採集的數據匯總,天津市目前可以針對未來2至3天的花粉過敏指數進行預報,從而減少市民因花粉過敏而產生嚴重病情。

天津市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 樊文雁:大家的手機但凡有天津氣象App的,在什麼位置上它會自動定位,然後給這個定位點的一個花粉預報,這就是大家收到的預報了。

科學的應對措施,才能最大程度減少過敏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隨著醫療機構、氣象部門以及園林部門等各方“捕手”提供服務,未來的春天或許會讓更多人減少過敏帶來的困擾。

(央視新聞用戶端)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