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專家提醒:快速、節食減重不可取,科學方法看這裡→
更新于:2025-03-25 23:24:23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隨著氣溫回升,不少人也開始減肥,但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周麗娜提醒,快速減重和節食減重都不可取,市民如想科學減重,需結合飲食和運動,進而實現科學減重。

周麗娜說,在門診尋求減重的人中,大多數人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快速減重。每當遇到這樣的患者,她都感覺有點棘手。因為體重由很多部分組成,其中最容易變化的就是水分。“如果要想快速減重,脫水無疑是簡單的方式,但如果只是簡單的脫水,就會導致水分和肌肉流失,這樣無疑會損害身體健康。”周麗娜舉例說,她曾經接診過一位20多歲的女性患者,就診時已十分虛弱,仔細詢問后得知她因片面追求快速減肥,限制了食物和水分攝入。檢查顯示,她不僅出現了肌肉鬆弛、體力下降,還出現了月經紊亂,甚至情緒低落,有一定的厭食症傾向。

▲治療肥胖患者。受訪者供圖

事實上,類似這樣的患者,周麗娜還接診了不少。她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減重就是要少吃,其實是錯誤的認識。“科學減重,並不是要求人們少吃,而是要求市民要吃好和吃飽。”周麗娜說。

具體而言,市民如想減重,首先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比如,市民可多吃點牛肉、魚、蝦,以及雞胸肉,這些肉類富含的優質蛋白質不僅能增強飽腹感,還能抑制脂肪生成。”周麗娜說,同時,市民也不能停止攝入主食,而應該通過攝入玉米、紅薯、大黃米、豆類、薯類等粗糧來增強飽腹感,並及時補充維生素,進而起到科學減重的作用。

“除了要吃好,市民還需要控制吃飯的速度,”周麗娜建議,市民在吃飯時切忌狼吞虎嚥,而應細嚼慢咽,把一頓飯的時間延長到半小時左右,減少攝入的同時,也減輕腸胃負擔。

此外,烹飪方法也至關重要。相比於不健康的煎炸,蒸、煮和燉能在減少熱量攝入的同時保持食物的營養價值。

此外,針對生酮飲食、“16+8飲食”“低卡路里飲食”“限時飲食”“晚上不吃飯”等網路減肥“經驗貼”,周麗娜認為:“這些方法雖然有效,但無法持久,減重不是趕時髦,或許有些方法可以帶來短暫和快速的體重下降,但一個月、兩個月可以,堅持半年,你就會覺得很費勁,這些不符合生理習慣的生活方式,很難讓人堅持一輩子。”

對於現在流行的手術減肥,周麗娜表示,此類手術有嚴格的手術指征,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比如,之前我們開展的胃轉流支架置入手術,就主要適用於BMI大於等於27.5,或者BMI處於25至27.5之間,並且合併有肥胖相關併發症或代謝性疾病,如高胰島素血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周麗娜說,不過,對於體重未超過65公斤,且沒有代謝性疾病的人群,並不主張通過該項手術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