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這套餐具吃飯,食慾能不好嗎?
更新于:2025-03-25 22:45:32

一套賞心悅目的餐具

讓人看了就食慾大增

春天到了

這套“小清新”餐具你值得擁有

今天,一起認識綠玻璃描金花餐具

流光溢彩!

古人的“高定”餐具美哭了

這組綠玻璃描金花餐具

與其說是宴飲之器

不如說是一套“春日有限公司”藝術品

每一件都精緻玲瓏

既實用又極具觀賞性

餐具以淡綠色玻璃為胎

顏色清透如春日新葉

描金線條在陽光下忽隱忽現

粉藍白花卉似浮在空中的水墨畫

在玻璃的折射下流轉如星河

6件套的餐具組合里

蠟台像會發光的翡翠柱

△蠟台

油瓶在光影下流轉著青綠漣漪

小盤中藏著星辰般的金絲花紋

△油瓶、小盤

大盤為光素底

口沿排列一圈“小碎花”

格外清新雅致

△大盤

蓋罐、蓋盒更是流光溢彩

粉彩點染出永不凋零的桃李

沒有寶石鑲嵌卻自帶高光

△蓋罐、蓋盒

誰說實用與美學不能兼得?

古人早已把人間煙火

淬煉成了生活的藝術

匠心獨運!

玻璃與描金的絕美邂逅

在瓷器稱霸天下的年代

玻璃曾是價比黃金的奢侈品

直到明清時期

歐洲商船湧入中國的各個口岸

西方的玻璃器傳入中國

這套餐具不只外形精緻

更承載著最前沿的跨國技藝

歐洲傳教士帶來玻璃配方

拓展了本土的玻璃製作工藝

△蓋盒

中國工匠則將描金工藝推向新高度

在玻璃表面編織出立體金網

再以粉彩點綴三色花卉

最後經二次低溫焙燒定型

△蓋罐

相較同期歐洲描金玻璃的寫實風格

中國匠人更追求“金隱翠顯”的詩意

金線主要勾勒花卉輪廓

留白處依靠玻璃本身的折射

營造朦朧美感

△油瓶

每件成品歷經數十道工序

是清代餐桌上名副其實的“高定”

清代玻璃器圖鑒

件件都是爆款單品!

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

內廷成立了玻璃廠

專門為皇家製造各種玻璃器

便開啟了玻璃製作的“黃金時代”

這些清宮珍藏

個個都美在人心尖上

1

清藍玻璃描金花蓋罐

藍色和金色的撞色對比

華麗而不失清雅精緻

△清·藍玻璃描金花蓋罐,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鎏金纏枝紋在深藍底色上綻放

魚簍造型暗含波斯藝術特徵

其彎曲弧度極大的器型

要求工匠必須一次性吹塑成型

無論審美還是工藝都令人拍案叫絕

2

清白玻璃粉彩鏡蓋粉盒

古代的粉盒也叫油盒、黛盒

是古代婦女存放脂粉和香粉的化妝盒

△清·白玻璃粉彩鏡蓋粉盒,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白玻璃粉彩鏡蓋粉盒

自帶柔焦效果

盒盖水银镜至今仍能照见妆容

粉彩芍藥在磨砂玻璃上暈染漸變

三隻銅制獸頭足穩穩托起少女心事

這樣的“補妝神器”

放在現代也是美妝達人的心頭好

3

清掐絲琺瑯玻璃座燈

四塊玻璃燈罩

分別繪有四季花鳥、山石圖案

鎏金雲紋立柱巧妙隱藏油燈結構

△清·掐絲琺瑯玻璃座燈,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當燈芯點燃,琺瑯彩透過玻璃

產生霓虹般的漸變光暈

四時之景映照其中

古人的創意實在太超前

當春日陽光漫過描金紋路

我們依然能觸摸到

匠人們把生活變成藝術的心跳

在玻璃的流光中

我們看見18世紀東西方藝術的對話

也讀懂中華文明海納百川的魅力

(央視新聞)

周大福4月1日將漲價
周大福4月1日將漲價
2025-03-26 15:12:15
張一鳴登頂中國首富
張一鳴登頂中國首富
2025-03-27 14: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