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新年伊始,各家新能源車企相繼發佈智能駕駛戰略,DeepSeek也被紛紛接入汽車的智慧座艙。產銷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在智慧化領域展開了新一輪的競爭。以智能駕駛、智慧座艙、車聯網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不斷突破,正在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從“電動化”向“智慧化”全面轉型。汽車正變得越來越“聰明”。
東風汽車集團的嵐圖汽車武漢生產基地,為了確保新車如期交付,春節過後這裡每天都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
每隔118秒就有一輛智慧化的嵐圖汽車下線,自從去年12月嵐圖夢想家成為中國高端MPV銷售冠軍后,嵐圖汽車可以說是一路開掛、火力全開,不僅產銷兩旺,而且今年又有了新的大動作,那就是全面擁抱智慧化。
2025年被業內稱為智能駕駛元年。這款車之所以受到市場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智慧化。智能駕駛能保證安全與舒適嗎?這是乘客最關心的。沒過多久,記者便遇到一個突發狀況。
一路上,記者看到無論是拐彎、並線、進匝道,還是加速、減速、避障,這輛車都順利完成,智慧化程度很高。抵達目的地後,這輛車甚至能在完全無人的情況下,實現代客泊車。
這款車之所以在智能駕駛等方面表現得十分優秀,得益於嵐圖與華為的強強聯手。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盧放:“這是我們研發出的一個整車智能化架構。把我們的智架,這個智架是架構的架,和華為的智駕,就是智能駕駛的意思,做成一個完美的結合。”
擁抱綠色化、數位化與智慧化,不僅是嵐圖汽車也是整個東風汽車集團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2020年開始,他們率先把燃油車產能系統升級改造為新能源汽車產能,把這座舊廠房打造為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和綠色工廠,用綠色的能源生產綠色的車、智慧的車。2024年,嵐圖高端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8.57萬輛,同比增長70%。
兩個有趣靈魂的融合,讓這款車一舉打破了合資品牌對高端MPV的壟斷,截至目前總訂單突破65000輛。這一成績也大大激勵了全廠員工的幹勁。
不僅研發逐步智慧化,而且生產也越來越智慧化。為了應對激增的訂單,工人全員到崗,分成白班和晚班連續奮戰,人停機器不停,用柔性化的生產方式確保每月上萬輛車的交付。
一個寫著保密字樣的車間被譽為智能汽車的“大腦工廠”,主要工作是為車載電腦安裝程式,這也就是一輛車智慧的來源。日產量達到600台。
不僅要有聰明的“大腦”,還要有強健智慧的車身。為此,嵐圖大量採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實現智慧化、柔性化生產,生產效率和品質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需要人參與的生產環節,工廠也採取了人機協作的模式。
目前,從研發到生產,嵐圖已經將智慧化作為整個企業的發展戰略,全面擁抱智慧化。
縱觀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可以發現,擁抱智慧化不僅是車企的戰略選擇,更是時代的選擇。智慧化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新賽道。如今,智慧化汽車不僅在城區內嶄露頭角,在不少港口、園區、礦山等較為封閉的區域,更是早已實現完全無人駕駛。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1000萬輛,產銷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未來還將進一步朝著智慧化、網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共同發展。智新科技是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電驅動總成的上游供應商。幾天前,記者趕到時看見產線一片繁忙,兩條自動化產線正滿負荷運轉。
所謂電驅動總成,相當於電動汽車的“心臟+肌肉”。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規劃室經理 李君:“它替代了傳統燃油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來實現整車電能到整車驅動所需要的一些動力轉化。對於電驅動能來說,轉化效率最高可以做到95.5%,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的熱效率最高可以做到46.5%。”
這相當於電車每消耗10度電,其中有9.5度用來驅動車,效率是95%;而燃油車每燒10升油,其中大約只有4.6升真正用來驅動車,效率僅為46%,剩下的都浪費了。這個轉化效率主要是因為電驅動有一個核心能量轉化的器件叫功率半導體。
功率半導體也被稱為是電動車心臟的心臟,或者說“命門”。在一個高潔凈度的車間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生產中的功率半導體模組。
正因為功率半導體模組是每台電動汽車必不可少的,因此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這家企業也進入快速上升通道。
由於這家企業生產的功率半導體模組的國產化率達到70%,成本僅為進口的一半,因此訂單不斷。為了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他們去年又投產了第二條全自動化生產線。
嵐圖汽車、智新科技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十年來,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近百項鼓勵政策先後出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跟跑”到“領跑”,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到技術創新的全面突破。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將達1330萬輛,同比增長20%,滲透率有望達到57%,繼續領跑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從追趕者到領跑者,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創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十年磨一劍的韌勁,將“科技自強”刻入基因,讓“中國智造”馳騁全球。當全球產業鏈的聚光燈投向東方,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化浪潮,這場屬於中國製造的傳奇正加速駛向未來。乾字當頭開好局。每一滴汗水都在澆築未來,每一次奮進都在定義春天,每一位建設者的努力都在繪就中國發展的壯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