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近期愈演愈烈,各大車企紛紛亮出底牌,力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佔據一席之地。然而,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在競爭策略上正沿著截然不同的路徑發展。新能源汽車領域,特別是智慧駕駛技術的競爭,已成為各大廠商競相追逐的新高地。春節之後,比亞迪、吉利、奇瑞等知名品牌紛紛加速推進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全系普及,標誌著汽車行業正式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競爭階段。
面對新能源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的迅猛發展,不少消費者提出疑問:既然燃油車在整體競爭力上已略顯疲態,為何不能通過搭載智慧駕駛技術來提升其價值,縮小與新能源汽車在科技屬性上的差距?這一疑問直擊燃油車廠商的痛處。事實上,儘管燃油車廠商也曾嘗試在這一領域發力,但受限於技術結構,高階智能駕駛在燃油車上的實現難度極大。
從技術結構上看,燃油車的核心在於發動機、變速箱及車輪的機械傳動系統。這一系統對於智慧駕駛技術的基礎支持相對薄弱。高階智能駕駛要求動力系統能夠迅速回應智駕系統的指令,實現即時動作調整。然而,燃油車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再到車輪的傳動過程中,存在諸多機械延遲,導致動力回應速度無法與智駕系統的要求相匹配。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和增程式電動車,由於沒有變速箱結構,智駕信號可以直接轉化為輪端動作,動力回應幾乎無延遲。這種即時回應能力對於高階智能駕駛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緊急變道、快速避險等複雜工況下,能夠確保車輛做出最佳動作,保障行車安全。
正因如此,儘管部分燃油車也搭載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如車道居中保持、自適應巡航和主動剎車等功能,但這些功能對動力回應速度的要求相對較低。一旦涉及更高階的智慧駕駛技術,燃油車便顯得力不從心。變速箱作為燃油車動力傳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制約其智慧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
雖然燃油車的動力系統同樣複雜,但其以機械結構為主的特點,決定了其在動力傳導速度上無法與新能源汽車相媲美。變速箱作為燃油車動力傳動鏈中的一環,成為了阻礙其智慧駕駛技術發展的“瓶頸”。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燃油車廠商如何突破這一技術瓶頸,將成為決定其未來市場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