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榜:誰在領航,誰在逆襲,誰又在掙扎?
更新于:2025-04-07 12:20:39

       2025年3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那場面,就像被點燃的火藥桶,蹭蹭往上漲!“以舊換新補貼加碼”“地方消費券”這些利好政策,再加上車企降價潮,新能源車滲透率首次突破五成,飆升到54.1% 。這市場啊,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奇特景象。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已公佈交付數據的前15強車企,看看它們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先說說穩坐頭把交椅的比亞迪。3月銷量 37.74 萬輛,這數位,簡直嚇人,佔據當月新能源市場近 30% 的份額,妥妥的老大。人家這“王朝 + 海洋”雙網佈局,那叫一個厲害,全價格帶都給覆蓋了。榮耀版車型搞的“一口價”策略,庫存清理得那叫一個快。海外市場更是給力,3 月出口 7.27 萬輛,同比增長超 50% 。不過呢,這增速比行業平均慢了點。現在新勢力在智慧化方面那是猛攻猛打,比亞迪可得好好想想怎麼破局,不然這老大的位置,說不定哪天就不穩當了。

       吉利汽車也不錯,新能源 3 月銷量 11.97 萬輛,同比增長 167.2% ,占集團總銷量 52% 。這吉利銀河系列可立了大功,貢獻了一半多的銷量。像 L6、E8 這些車型,靠著 CMA 架構和雷神電混系統,在 15 - 20 萬元市場打出了自己的差異化優勢。但旗下極氪就有點不給力了,增速放緩,才賣了 15400 輛。小米 SU7 來勢洶洶,這壓力可不小。看來得靠新款 001 提升提升產品力,不然這市場份額怕是要被搶走不少。

       長安汽車這次可是大放異彩,新能源 3 月銷量環比暴增 101.8% ,堪稱最大黑馬。啟源系列玩的“油電同價”策略太妙了,A05、Q05 這些車型,一下子就搶佔了 10 - 15 萬元市場,成了增長主力。可這智慧化方面有點弱啊,如果不在智駕領域趕緊提升,這好不容易衝上去的銷量,恐怕很難穩住。

       上汽新能源也有不錯的表現,3 月銷量 12.57 萬輛,同比增長 48.22% ,本年累計銷量 27.3 萬輛,同比增長 29.89% 。巨集光 MINIEV 還是那麼受歡迎,3 月銷量 8.9 萬輛,同比增長 29.81% ;智己汽車產量 2067 輛、銷量 3100 輛,同比分別增長 50.33% 和 3.33% 。這銷量增長,和人家持續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分不開。

       奇瑞新能源吹響了反攻的號角,6.22 萬輛的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速超 120% 。低價策略效果顯著,瑞虎 7 新能源版起售價下探到 10 萬元區間,再加上 3 月出口 8.64 萬輛,成了二線自主品牌轉型的標杆。不過高端化進程有點慢,老是走性價比路線,利潤方面可能會有壓力。

       零跑汽車這次可出盡了風頭,首次登頂新勢力銷冠,資助金額 3.71 萬輛,同比增長 154.7% 。“激光雷達智駕平權”這一招太狠了,B10 預售 48 小時訂單就破 3 萬,70% 用戶選的還是 12 萬級雷達版本。“純電 + 增程”雙線佈局,主流價格帶都覆蓋了。但品牌溢價能力差點意思,得小心“以價換量”影響盈利。

       理想汽車靠著 L 系列煥新智駕版在高端市場穩住了陣腳,3 月銷售 3.67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26.5% ,不過增速明顯慢下來了。產品反覆運算週期有點長,問界 M9、蔚來 ET9 這些競品又來分流客戶。理想得在 800V 超充和城市 NOA 上加快突破,不然這高端市場的份額,怕是要被分走不少。

       廣汽埃安 3 月銷量 3.4 萬輛,環比增長 63.4% ,終於止住了連續下滑的頹勢。AION Y Younger 版 9.98 萬元起售,精準打到網約車市場,但私人使用者佔比不到 30% 。昊鉑系列衝擊高端沒達到預期,品牌調性有點固化。要想重回一線,平衡好 B 端與 C 端市場是關鍵。

       小鵬汽車 3 月銷量 3.32 萬輛,同比增長 267.9% ,連續 5 個月銷量破 3 萬。MONA M03 單月交付 1.5 萬輛,創了純電新紀錄。2025 款 G6 / G9 全系標配 5C 超充,技術普惠策略有效果。但“技術流”標籤和性價比路線有點矛盾,得平衡好研發投入和價格戰壓力。而且太依賴單一爆款,品牌溢價能力也不強。

       小米汽車 SU7 Ultra 一上市就火了,上市 3 天鎖單破 1.9 萬,交付量快到 3 萬。雷軍還把全年目標調到 35 萬輛。不過這供應鏈管理和售後體系有點問題,15 萬訂單積壓,提車週期長達 4 個月,亦莊工廠忙得不可開交,自建工廠又得等好久,代工模式可能會成為發展的阻礙。

       長城新能源 3 月銷量 25174 輛,坦克 Hi4 - T、歐拉閃電貓 2 代等車型讓銷量環比增長 66.5% ,但同比增速只有 15% 。混動技術路線在 Hi4 和 DHT 之間搖擺,使用者都迷糊了,得趕緊明確技術標籤。多品牌戰略也沒形成合力,這得好好調整調整。

       深藍汽車 3 月銷售 24371 輛新車,同比增長 86.8% 。SL03 改款和 S7 Pro 版拉動了增長,主打“年輕化科技 + 15 萬級純電”。S7 增程版、C318 純電車型相互補充,30% 的環比增速說明渠道在復甦。但產品矩陣太單一,就 3 款車型,零跑 C10、比亞迪宋 PLUS 都來競爭。長安系資源傾斜又有限,智駕領域要是不能做出差異化,很容易被擠出去。

       蔚來汽車(含樂道)3 月共交付 15039 輛,同比增長 26.7% 。蔚來主品牌交付 1.02 萬輛,樂道品牌首月 4820 輛,沒達到預期,總裁艾鐵成因銷量問題都離職了。ET9 交付和螢火蟲品牌上市,能不能挽回頹勢,就看這倆了。

       阿維塔3月銷量10475輛,其中阿維塔 12 搭載華為 ADS 3.0 ,智駕功能付費率超 40% ,第四款車型阿維塔06預售 26 小時訂單破 2 萬,證明瞭“含華量”確實有溢價能力。但太依賴華為,品牌可能會空心化,得趕快建立自己的技術護城河。

       嵐圖汽車 FREE 改款后性價比提高了,夢想家 MPV 在 30 萬元級市場站穩了。渠道擴張,新增 10 家門店,3 月銷量達 10012 輛。可品牌聲量太小,得學學華為智選模式,突破大家對它的認知瓶頸。

       從整體市場來看,10 萬元級市場成了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比亞迪“榮耀版”車型、小米 SU7、零跑 B10 這些,靠著高性價比搶佔份額,這競爭激烈程度,簡直難以想像。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到底會怎麼變呢?咱們就擦亮眼睛,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