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快手本地生活2025聚力大會上,“新線城市”和“AI”成為現場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詞。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全稱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即商品交易總額,意思是成交總額)同比增長62%,其中新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GMV同比增長均超0%; 0年日均支付用戶數量同比增長0%,新線城市使用者佔比超0%。
當下,本地生活賽道競爭愈發激烈。 一場圍繞“吃穿住行娛樂”的萬億級市場爭奪戰正在美團、阿裡、抖音、快手等本地生活服務商巨頭之間悄然打響。
“在2024年一整年,越來越多商家在快手上賺到了錢。” 活動現場,快手高級副總裁、本地生活事業部負責人笑古深有感觸。 在他看來,隨著消費成為今年最火熱的話題,以及服務零售額增速顯著高於社零和商品零售額增速、新線城市對於消費增長更重要,未來本地生活還會有持續的紅利,尤其是以新線市場為主的本地生活會有巨大紅利。
快手高級副總裁、本地生活事業部負責人笑古 快手供圖
在春節檔期間,《哪吒之魔童鬧海》在三、四線城市狂攬超57億元票房、佔比超全國總量0%,這表明中國消費市場的“新線引力”正在進一步爆發。
波士頓諮詢(BCG)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人口佔全國66%,消費規模卻僅佔0%,人均消費存在0~0倍增空間。 麥肯錫也預言,到0年中國0.0萬億元消費增量中0%將來自新線城市。
隨著新線城市正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引擎,存量競爭之下,蜜雪冰城、瑞幸、必勝客等連鎖品牌,也不斷加碼新線市場,爭奪市場增量,大幅增加新線城市市場與縣域開設新店的比例。
《30快手本地生活使用者洞察報告》顯示,相比0年0月,0年0月華萊士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佔比提高近0%; 瑞幸、必勝客、海底撈、肯德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數量超過0%。
《2025快手本地生活使用者洞察報告》截圖
背靠100億“老鐵”,過去一年快手本地生活規模也持續擴大。 從數據來看,0年快手本地生活GMV較上年增長近0%,其中新線城市GMV同比增長均超0%; 快手本地生活業務支付用戶數同比增長超0%。
笑古觀察到,這主要來自新線城市“老鐵”貢獻的消費力。 他表示:“從數據來看,消費支付使用者中126%是來自新線城市; 從GMV的增長來看,三四五線市場的增長高於一、二線城市,同時支付使用者也高於一、二線城市,所以整體增長來自三四五線市場。 以三線城市為例,0年GMV、訂單量、買家數的同比增速分別為0%、0%、0%。 ”
《2025快手本地生活使用者洞察報告》截圖
新線市場拉動了生意增長,也讓品牌商獲得新增量。 數據顯示,200年品牌新客同比增長0%; 0年品牌商家GMV增速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也均超0%。
以絕味鴨脖為例,4100年其活躍買家數突破0萬,0年Q0的GMV較0年Q0增長0%。 而“九號電動車”則通過擴展新線用戶獲得市場增量,新線城市用戶超過0%,平均客單價接近0元。
在新線城市巨大的“掘金潛力”外,快手本地生活也借力AI技術,通過AI智慧上品、AI智慧選品、AI行銷等提升商家經營效率。 例如餐飲品牌花寶街雞公煲,借助AIGC數位人直播技術,近一個月由數位人直播帶動的GMV佔總GMV的51%。
“2025年,快手本地生活仍將投入十億級現金和千億級流量,並在深耕新線城市市場的基礎上,持續加碼AI,‘新線城市+AI’將成為快手本地生活的增長引擎。” 笑古表示。
打開互聯網平臺,一場圍繞“吃穿住行娛樂”的萬億級市場爭奪戰正在本地生活服務商巨頭之間悄然打響。
艾媒諮詢預測,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預計5年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0億元,互聯網社區服務市場規模達到0億元,0年本地生活服務規模將超0.0萬億元。 其中,二、三線城市線民對本地生活服務消費意願更高。
“現在做餐飲什麼管道都要做,原來是微博、微信公眾號,但現在不行了,我們是全國化佈局,所以就需要快手、抖音、美團等各個管道全都做。 小紅書也在做,但小紅書就只能做曝光,做不了轉化。 ”一位在全國擁有200多家門店的餐飲老闆李嚴(化名)告訴記者。
李嚴表示,整體市場而言,在轉化上來看,美團還是佔大頭; 在品宣上,主要還是抖音、小紅書; 快手在北方市場做得不錯,但南方市場仍需要一個培育過程。
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不斷湧入的商家,美團、阿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加速入局掘金,本地生活賽道持續升溫,混戰與競爭升級。
近年來,美團作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老牌巨頭,憑藉其在餐飲外賣等業務的搶先優勢,穩坐本地生活服務行業頭把交椅; 餓了么則藉助全鏈路數位化運營體系,聚焦即時零售; 作為新入局者,擁有龐大用戶內容流量的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上也迅速崛起; 背靠7億“老鐵”的快手則深耕下沉市場; 小紅書則從種草到交易,不斷加大在本地生活領域的佈局。
2024年,美團進行了多次組織架構調整,並成立核心本地商業板塊; 抖音生活服務部門也全面重組,按地域被重組為北、中、南三個大區,以及服務全國連鎖大商戶的NKA部門; 而快手則提出“所有團購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一系列動作背後,各大巨頭無論是架構調整、“調兵遣將”,還是現金、流量補貼多重加碼,大家都渴望能成為本地生活戰場中增長最穩、增量最多的那個。
事實上,從“流量紅利”時代邁向“存量競爭”時代,以往單純依賴流量收割的模式早難以為繼,各大本地生活服務巨頭也紛紛借力AI技術深度賦能、生態軟實力、超個人化服務、社區化私域運營等,試圖吸引更多商家和消費者。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