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吃貨峰子
導語:4月這菜全身是寶,包餃子比薺菜還好吃! 遇到多囤些,從春吃到冬~
老人言“姑嫂親則家門旺”,姑嫂關係是很多家庭都處理不好的關係。 其實,姑嫂關係貴在謙讓、多寬容少計較,“好”都是相互的! 就像我跟我嫂子的關係就非常好,二十多年來從沒紅過臉,互相有什麼好東西都會惦記著對方,這不,昨天嫂子又給我送來了滿滿一兜綠色蔬菜。
嫂子自己在老家種了一片菜園,每年都會種上各種各樣的蔬菜,每到收穫的季節,嫂子就會隔三岔五來給我來送一趟菜,夏天蔬菜豐收的時候,多到根本就吃不完,為我們家省下了很多買菜的錢。 這次嫂子送的蔬菜主要大蔥、韭菜和山麻楂菜。
民諺雲“頭刀韭菜,二刀肉”,春天的頭刀韭菜是最鮮美的,比肉都好吃,營養也是最高的,嫂子說讓我用它和山麻楂菜搭配一起包餃子吃。 山麻楂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是農村常見的一種山野菜,山麻楂菜屬於多年生的植物,長在地里的時候都是一簇一簇的,吃的時候掐下它的嫩莖葉食用。 只要是不連根把它挖起,就可以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山麻楂菜吃。 為了吃著方便,嫂子特意在地邊種了一排山麻楂菜,這樣隨吃隨掐,就不用去山上漫山遍野地找了。
山麻楂菜味道極其鮮美,用它包餃子、蒸包子那叫一個香,比薺菜還要好吃! 春天的山麻楂菜最為鮮美,如果遇到了可以多掐一起回來,焯水後放冰箱凍起來,能從春天吃到冬天!
【山麻楂餃子做法】:
1.山麻楂菜摘洗一下,把裡面夾雜的髒東西挑揀出來後,用清水多沖洗幾遍。 然後起鍋加水,水開以後先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食用油,目的是使焯水后的山麻楂菜顏色保持翠綠不變色。
大約焯水5~0分鐘后撈出山麻楂菜放到冷水中過涼,然後浸泡0個小時以上,中間換兩次水,在浸泡的過程中,不時地搓洗一下山麻楂菜,你會發現在搓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泡沫,這是去除山麻楂菜苦澀味的關鍵,難怪有的人包出的山麻楂餡餃子不好吃,就是因為少了這一步浸泡加搓洗。
20.準備適量的豬肉切成肉丁后再剁細,放入大碗中後,再加入適量生抽、花椒粉、蠔油和雞精,攪拌均勻後放一邊醃制入味,大約需醃制0分鐘左右。
5.山麻楂菜浸泡0個小時以後,再用清水透洗幾遍,擠乾淨水分後放到案板上切碎剁細,然後放到醃制入味的肉餡中。
接著再取一把洗淨的韭菜,切細後也放到肉餡中,然後加入一個雞蛋,加入多一點的花生油,山麻楂菜喜歡大油水,所以要多加一點油。 用筷子充分攪拌均勻后,再加入適量的鹽、雞精、香油,繼續攪拌均勻,鮮嫩多汁的山麻楂菜餃子餡就調好了,聞著味都老香啦! 出鍋兩碗不夠吃~
山麻楂菜全身是寶,4月正當季,包餃子比薺菜還好吃! 遇到多囤些,從春吃到冬我是曉峰,喜歡曉峰的分享,就請幫忙轉發+點讚+收藏支援一下曉峰吧,我們下期見! 感謝支援! 感恩遇見!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