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表外表裡,作者 | 陳梓潔 付曉玲,編輯 | 曹賓玲
仿佛一夜之間,留子肖肖發現身邊到處都能碰到“Miu女孩”——15萬的包剛上市就被同學拎出門,朋友圈裡有人兩個月就在MiuMiu花掉0萬。
社交平臺上,“月薪5000想買MiuMiu”的帖子也鋪天蓋地,大家似不受控般,爭相要為MiuMiu剁手。
作為脫口秀愛好者的肖肖,從小聽著各種“消費主義陷阱”段子長大,對“你買的越不值得,越覺得自己值得”等套路爛熟於心,但短短半年內,她兩次分期付款入了MiuMiu的包和短袖。
00後們自走入社會以來,身上貼著的都是整頓職場、反向消費等打破規則的標籤,但這些身經百戰、不被裹挾的先鋒們,如今卻排著隊掉入“MiuMiu陷阱”。
數據顯示,在年輕人的追捧下,MiuMiu力壓LV、Gucci們,在奢侈品寒冬裡銷售額翻倍暴漲,以一己之力救母公司Prada於水火之中。
MiuMiu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年輕人瘋狂上頭?
00後小婷認為,MiuMiu最初贏得自己,靠的是“撿漏”。
猶記得3年前,下定決心要買人生第一隻大牌包、興奮得滿世界“種草”的她,翻來覆去兩三天,居然都沒找到一款合適的。
“飛機上、商場裡,LV、Dior的托特包隨處可見,幾分鐘撞一次,就連YSL的Niki,也火到代購預定收費3000的地步。” 小婷發現,好看實用的奢牌包逐漸有爛大街的趨勢。
這並非她的錯覺,電商平臺數據顯示,LV、Gucci等一線奢牌最熱款式,每月銷量遙遙領先,是Fendi、Burberry等品牌的四五十倍。
所以 MiuMiu包包進入視線時,小婷眼前一亮——白色褶皺面皮,配上亮晶晶的金屬鏈條,包上還鑲嵌著少女們最愛的水鑽,在一眾老花熱門款里獨樹一幟,身邊背的人還很少。
“不用隨大流,但又讓能別人一眼就看出包包不便宜。” 小婷沒考慮多久,就把自己的奢侈品初體驗交給了MiuMiu,也從此一腳踩進了買買買的深坑裡再沒出來。
兩個巴掌數不過來的百褶裙、花苞裙,半櫃子樂福鞋、芭蕾舞鞋…… 艾麗和小婷一樣,自從嘗鮮了包包,衣櫃、鞋櫃里就長滿了MiuMiu。
她每次試衣服,都不禁感慨MiuMiu又少女心又有設計感,滿腦子堆滿“老子天下第一可愛”的粉紅色泡泡,這件想要、那條也不肯放棄,不知不覺越買越多。
這種獨特的風格,在品牌大使的選擇上就有明顯的體現:當LV、香奈兒們追求高格調,選擇成熟穩重、事業有成的“00花”代言時,MiuMiu唯愛新晉的“0後流量花”,宣傳照里撲面而來全是青春的氣息。
艾麗被種草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喜歡MiuMiu的品牌大使:“她們也是年輕人,但你會發現她們就是美得讓人挪不開眼,氣場全開好似能夠掌控一切。 ”
每次穿上了張元英、劉浩存同款,她也有種變身“完美女孩”的感覺,相比之下,劉亦菲們固然美得很有韻味,可終究還是離自己太遙遠了。
“退一步說,就算我想買,也不一定買得起啊。” 艾麗補充道,同樣是一萬多的預算,在香奈兒只能買到一個迷你錢包,在MiuMiu卻能買到大號托特包,性價比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這正是MiuMiu的精明之處,其定價整體低於愛馬仕等一二線奢牌,卻又比Coach等輕奢品牌略貴一點,不至於被打上“廉價”標籤。 在艾麗看來,MiuMiu就是“為我這種踮踮脚能消費得起奢侈品的年輕人,量身定製的‘奢侈品入門鑰匙’。 ”
實際上,不止29後被MiuMiu盯上,據統計,0-0歲的女性也是品牌大秀線上觀眾主力之一,更高年齡段的使用者也不少。
打工人莫莫就是其中之一,她甚至覺得30+女性對MiuMiu的渴望比起大學生們可能只增不減——“年紀越大的人,也越想保持少女心。 ”
然而,目前Teenie Weenie、愛格等少女風品牌,走的都是“低幼”路線,對不上莫莫的胃口。 倒是近兩年逐漸轉向「高智風」的MiuMiu,保留著“40%微甜”,滿足了她的職場穿衣需求。
最近,莫莫發現原來熱衷香奈兒、Burberry的同事,也穿上了Miu系襯衫,通勤包從LV、Dior大托特替換成了四四方方、鼓鼓囊囊的保齡球包,MiuMiu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攻略患上年齡焦慮的“大齡少女”們。
不過,在品牌逐漸破圈的同時,莫莫也對MiuMiu有些“勸退”了。
幾千塊的羊絨衫,洗一次“掉色”了; 2萬多的包包,背兩次就破皮…… 入坑MiuMiu後,接踵而來的一次性產品體驗,讓莫莫心裡一凜,以為自己的操作出了問題。
但打開社交發現,遍地都是同病相憐的Miu女孩。
有姐妹吐槽,MiuMiu的T恤領口小還沒彈力,每次穿都跟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響; 還有的曬在日本搶了一個ivy包,沒等上飛機肩帶就開始掉皮,“比自己這個大學生還脆皮”。
一邊倒的口碑差評下,MiuMiu基本“入手即貶值”:在愛馬仕、LV們被中產當做“理財產品”時,MiuMiu包包在二奢市場保值墊底。
在“調性取勝”的奢侈品圈,打造這樣的品質形象,著實令人大跌眼鏡,但弔詭的是,產品風評越差,MiuMiu反而越火。
莫莫就發現,每一條吐槽MiuMiu質量的熱貼下,幾乎都會出現“考慮品質的,壓根不是MiuMiu的目標客戶”“MiuMiu只是大小姐們的Zara”這樣的論調。
久而久之,“穿MiuMiu的才是真千金”的說法不脛而走——越“不耐造”的材料,越能驗證她們祖傳的資產管理能力:不需要管理,壞了,換一件就行。
“這種命里自帶的優越感,正好迎合了當下全網羨慕的‘江浙滬獨生女’思潮。” 莫莫分析道,幻想有了投射到現實的出口,倏然醞釀成了風暴,如今連吐槽MiuMiu品控差,都可能會被嘲“打腫臉充胖子”。
說實話,莫莫不太認可這樣的行銷,但她不得不承認,“你叫我千金,我也OK的。 ”畢竟,奢侈品買的不是衣服、包包本身,而是Logo。
璐璐對此深有體驗,公司帥哥同事主動提出順路送她回家時,她慌得手足無措,直到系安全帶碰到襯衫上的MiuMiu標誌,快跳出胸口的心臟才慢慢平靜下來。
以前還是“無印良品女孩”時,她跟帥哥相遇無數次,卻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在自己部門里,也只是干最累活、加最狠班的那幫“小黃牛”之一。
但在她追風買了2件MiuMiu后,一切公事公辦的領導,交代工作明顯更有耐心,不要求隨叫隨到了; 全身裝備變成MiuMiu后,同事們紛紛開始猜測起她家的背景,有鍋也不隨意亂甩了。
隨著周圍人不斷釋放善意,璐璐工作越來越順,整個人容光煥發。 這一次,“千金人設”更是直接給她送來了一場豔遇,她愈發堅定了對MiuMiu的信仰。
雖然,這樣做的代價是兜里沒有分幣積蓄:只要手裡有錢,璐璐就不會放過入手MiuMiu的機會,專櫃打折,趕緊搶; 出國旅遊看到便宜Miu包,必須入手。
“但你體會過了,就很難回到過去了。” 璐璐感覺自己深深中了MiuMiu的毒。
小婷也有與璐璐類似的經歷,只不過劇情恰好相反——“別背你那破包了,我的香奈兒借你。 ”時隔多年,室友嫌棄的聲音彷彿還在耳邊。
在從小閱奢侈品無數的小婷看來,全身都是大Logo的室友也土得亮眼,但任誰被嘲多了都不好受,從不花家裡錢買奢侈品的她,連續幹了半年家教,攢夠錢便馬不停蹄地買下了人生中第一隻MiuMiu。
打臉室友後,小婷舒坦了一段時間,但隨著MiuMiu很快背膩,她也回過神來:“其實就是一個漂亮點的包而已,我終究還是被攀比心理裹挾了。 ”
然而,“真千金”清醒了,千千萬萬的“Miu女孩”卻還在沉淪。
買不起MiuMiu的女孩們,正在買爆MinMin和NiuNiu。
年前,潔子回老家逛街,看中一件材質上佳、價格美麗的衛衣,店員直誇上身好看,她也心動不已。 正準備買單之際,背面一閃而過的刺繡引起了她的注意,翻開細看,一個遮遮掩掩的MinMin標誌露出了出來。
潔子瞬間下頭,丟下一句“再看看”便逃也似地離開了。
然而商家們卻沒放過她,接下來一路,潔子彷彿捅了MinMin的老窩,無論是衣服、鞋子、包包,還是飾品、玩具,MinMin都如影隨形。
甚至,NiuNiu、Miuwiu、WinWin也不鮮見,MiuMiu的“兄弟姐妹”已經取代Sport和Fashion,成為“小工廠不知道寫什麼但是想寫點什麼時候的首選詞”。
一開始,潔子覺得這也就能騙騙沒學過英語的父母輩:“抄成四不像,人穿著多尷尬啊! ”
但後來,看到ZARA、UR等快時尚品牌門店裡,掛滿了“Miu里Miu氣”的學院風針織衫、堆疊感套裝,甚至連不沾邊的環球影城都賣起保齡球包,她意識到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莫莫最近就在頻繁買入MiuMiu平替,“國內品牌的質量其實挺好的,都是衣服、鞋子,我為什麼不能買耐穿一點的呢? ”她無所謂衣服上有沒有logo。
更何況,近兩年MiuMiu售價越標越離譜,“很多一萬多的包,都漲到了6萬。 ”莫莫吐槽,以保齡球包為例,今年初還是0萬0,轉眼又漲了近千元。
璐璐也望著日漸高不可攀的價格嘆氣,為了留住千金人設帶來的便利,她想盡了各種辦法維持:手機裡,MiuMiu的代購群兩個屏都裝不下,只為了第一時間撿漏; 最近更是開始自己做二級代購,以賣養買。
但問題是,人的慾望也是不斷膨脹的,最初買個入門mini就能開心好幾天的她,現在要買更大、更有設計感的,心裡才能起波瀾。
如此一來,她賺錢存錢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剁手的速度,上個月彈盡糧絕,又不想負債的她,最終入手了人生中第一隻“祖國版MiuMiu”。
“只要有用,真真假假又有什麼關係。” 她自己其實也有點膈應,但買都買了,只能自我安慰,“這已經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
而且璐璐覺得,任何一個人面對高仿販子的誘惑與攻勢,都很難抵擋住。
她當時只是在網友秀MiuMiu的帖子下表達了興趣,結果短短5分鐘之內,後台被十幾個販子輪番轟炸,好似掉進水裡的獵物,被聞著血腥味而來的鯊魚包圍。
然而她仔細一看,這些人哪裡是來收割的,分明是來拯救自己的——幾乎所有販子,都支援7天無理由退貨、先驗貨后付款,堪比“高仿界僅退款”; 且褶皺保齡球包、短袖Polo等官網、櫃檯的“斷貨王”,在販子這裡應有盡有。
雖然MiuMiu以更低的成本(正品在奢侈品陣營不算貴,工廠開版成本相對低),賣了直追LV、香奈兒們的價格,但璐璐認為,只要原價零頭就能擁有幾乎一模一樣的產品,何樂而不為。
“沒辦法,誰讓MiuMiu適合少女穿,卻不適合普通少女買。” 璐璐無奈道。 看著販子群,源源不斷有新人加入,直至好幾個群都滿員,她心底的罪惡感,也逐漸煙消雲散。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