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3個技巧,烙餅柔軟多層真簡單,涼了也不硬,家人都誇香
更新于:2025-04-15 18:41:27

很多人都愛吃烙餅,但真正能把烙餅做得鬆軟又多層、涼了也不硬的,恐怕沒幾個。想像一下,熱乎乎的烙餅出鍋,輕輕一撕,層層分明,咬一口柔軟帶點嚼勁,既有麥香,又透著淡淡的油酥味道,那滋味,簡直不要太美!可現實往往是——自己在家做出來的烙餅,不是硬得像塊磚,就是乾巴巴沒層次,連蘸醬都難以下嚥。

說起來,我第一次做烙餅的經歷也是慘不忍睹。當時信心滿滿地和了面,擀了餅,滿懷期待地放進鍋里,結果烙出來的餅硬得像個大煎餅,咬一口滿嘴幹,嚼都嚼不動。更離譜的是,放涼后更是直接升級成“板磚”,就差能當凳子坐了。那次失敗讓我對烙餅有了心理陰影,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再嘗試。

但烙餅的誘惑實在太大,尤其是去早餐攤看到別人家的烙餅,金黃酥軟,香味四溢,我心裡那個羨慕啊。於是,我不甘心,開始各種摸索,研究不同的麵團比例,偷師早餐店大叔,甚至跟家裡老人請教,終於找到了解決烙餅硬、不起層的問題。其實,關鍵點就三個,只要掌握了,不管什麼餅,都能做得又軟又香。

首先,麵團的軟硬度是關鍵。很多人做烙餅,面和得太硬,結果自然烙出來也硬邦邦的。正確的方法是採用“半燙面”——即一部分麵粉用開水燙,一部分用涼水和。這樣處理后的麵團既有一定的筋性,又不會太硬,烙出的餅柔軟且有嚼勁。而且,水的比例也很重要,水少了麵團干,水多了又太黏手,最佳狀態是麵團揉起來手感偏軟但還能成型。

其次,醒面是絕對不能省略的步驟。這點很多新手容易忽略,以為麵團揉好就能直接擀成餅,其實醒面的作用非常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麵團的筋性會自然放鬆,擀起來更容易,也不容易回縮。我的經驗是,至少醒上半小時,時間充裕的話一小時更好。如果時間特別緊,也可以揉好后蓋濕布放置十幾分鐘,效果也比不醒面強得多。

最後,油酥是讓烙餅起層的秘密武器。沒有油酥的烙餅,往往一張到底,根本沒有層次感。而只要在面皮上抹上一層油酥,餅就能輕鬆起層,甚至做到千層的效果。油酥的做法也很簡單,只需要用熱油拌點麵粉,再加點鹽、五香粉調味即可。擀面時,把這層油酥均勻刷在面皮上,再摺疊或卷起來,這樣烙出來的餅不僅層層分明,還帶著酥香的口感。

有了這三大訣竅,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操作了。先取適量麵粉,按照上面的半燙面方法和好麵團,揉勻后醒面。接著準備油酥,麵團醒好后擀成大薄片,刷上一層油酥,再按照個人習慣卷起來或摺疊。這樣處理好的餅胚,再次擀成適合鍋大小的形狀。

說到底,烙餅看似簡單,想做好卻需要一點技巧和耐心。但只要掌握了關鍵點,任何人都能做出又软又香、層次分明的烙餅。下次再做烙餅時,不妨試試這些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做出比外面早餐攤還要好吃的家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