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黨”注意了 這些不良習慣讓你越來越聾
更新于:2025-04-14 19:16:43

  耳機,是不少人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隨身產品。除了用音訊填充碎片化時間,在晨跑路上、上班途中,甚至是打遊戲、追劇時,為了不被外界打擾,越來越多人喜歡戴上耳機享受獨處時光,有些人甚至連睡覺時都要戴耳機。

  可你知道嗎?長時間使用耳機可能會對耳部造成刺激,從而引起聽力減退的情況。個人音訊設備音量過大是造成不可逆聽力損傷的重要原因,很多年輕人在使用連接智慧手機等設備的耳機時有不良習慣。

  耳機音量調太大

  真的會聾

  耳機使用不當

  會對耳朵造成多種危害

  ↓↓↓

  聽力下降

  手機聽歌耳機音量最高大概能到115~120分貝,這種水準下只需幾分鐘,聽力就會永久損傷。而當我們身處嘈雜的環境之中,為了獲得清晰、良好的聲音效果,往往會不自覺地調高耳機的音量。

  音量過大時,可能會導致耳蝸毛細胞損傷,從而導致出現雜訊性耳聾或耳鳴。

  當聲音強度達到80分貝以上,且每周累計時長超過40小時,就會對我們內耳中脆弱的毛細胞造成損害,進而引發聽力下降。

  感染風險

  大部分耳機與耳道貼合緊密,導致耳道內的溫度、濕度上升,細菌滋生;這增加了耳部感染風險,進一步導致發癢、流膿癥狀的出現。

  外耳道炎:長時間使用耳機后不定期清潔,可能會積聚細菌和污垢,當耳機與耳道接觸時,這些病原體可能進入耳道,引發外耳道炎。

  耳道癤腫:我們日常使用的耳機,大多會與耳廓前面及外耳道軟骨部直接接觸,頻繁使用耳機可能會對這些部位的皮膚造成反覆壓迫及刺激導致皮膚損傷,引起疼痛或瘙癢,增加癤腫發生的機會。

  聳聹(就是耳)栓塞:長期佩戴入耳式耳機,不僅會影響耵聹的正常排出,還會刺激外耳道耵聹腺分泌增多且凝結成塊兒,再加上不當的處理方法,可能會推動聵聹向耳道深處移動,導致形成聵聹栓塞,進而引起耳堵、耳痛等不適。

  注意!

  無論是入耳式、頭戴式還是骨傳導耳機,長時間的使用和過大的音量,同樣會損傷你的聽力。

  耳部結構損傷

  一方面,長時間佩戴耳機可能導致外耳道、耳廓等結構出現機械性損傷。另一方面,耳機的密封性太好,當我們塞入和取出耳機時,耳道內外的氣壓差帶來的強力衝擊可能導致鼓膜穿孔,直接的結果就是造成聽力喪失等嚴重問題。

  如何正確使用耳機

  “三個60”原則

  無論是大耳機、入耳式、骨傳導都應遵循“三個60”原則。

  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

  聆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

  佩戴耳機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周圍的環境雜訊,如果環境雜訊超過60分貝,不建議在這個環境下佩戴。

  所以,盡量避免在地鐵上、公交車上、馬路邊使用耳機。一定要使用,也優先選擇主動降噪耳機,不要為了聽清耳機裡的聲音而將音量調得過高,盡量把音量控制在能讓自己聽清楚內容的最低限度。

  注意耳機的清潔

  養成定期清潔耳機的習慣,防止細菌和真菌滋生,降低感染風險。

  不在睡覺時佩戴耳機

  睡覺時佩戴耳機會增加耳部結構損傷的風險,進而引起外耳感染;同時睡眠狀態下佩戴耳機,不僅會使內耳毛細胞一直接收聲音信號的刺激,導致聽力疲勞,最終造成雜訊性聽力損傷,還會因為持續的聲音刺激使大腦處於淺睡眠狀態,影響睡眠效率,導致第二天精神狀態變差。

  如果睡前非要聽,定時關閉很重要

  雙耳交替佩戴耳機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佩戴耳機,盡量左、右耳輪流佩戴耳機,使聽力疲勞得以充分恢復。

  溫馨提示,下列人群最好不要戴耳機:

  1、患有外耳道炎的人,不建議佩戴耳機。

  外耳道炎的治療原則之一為保持外耳道的清潔、乾燥與通暢。不過如果外耳道炎已經完全治癒,那麼也是可以佩戴耳機的,但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耳機使用習慣哦~

  2、已經出現耳鳴、耳悶甚至聽力下降等癥狀的人,建議暫時不要佩戴耳機,及時去醫院就診。

  你的聽力是否受損?

  快來自測

  聽力損傷是永久性

  且不可逆的

  快轉給你身邊的“耳機黨”

  共同守護聽力健康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房軼婷 張奇斌

  策劃丨張媛

  編輯丨胡月

  視覺丨劉敏敏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