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越班》的舞台燈光亮得刺眼,柯淳蹲在地上揉眼睛的畫面被鏡頭無限放大,掛在熱搜上的#短劇一哥淚腺罷工#話題閱讀量三小時破億。
這個號稱"豎屏影帝"的年輕人昨天還在抖音收割著"哥哥殺我"的彈幕,今天就被劉濤一個眼神殺得潰不成軍。
台下的曾志偉邊搖頭邊跟吳鎮宇耳語:"現在的年輕人,賺著日薪兩萬演這種戲?"
短劇圈勞模不是白叫的。
柯淳去年在海南拿獎的《頂級豪門總裁成了我的金絲雀》,劇組七天拍完四十集,他能在保姆車上卸完妝立刻切換成《好一個乖乖女》的破碎感哭戲。
豎屏鏡頭裡他確實有本事,三秒挑眉五秒落淚,數據證明這套公式能撬動20億播放量。
但橫屏鏡頭就像卸妝油,沒了BGM和柔光濾鏡,連泡麵捲髮都透著股影樓寫真味。
節目組給的考題其實在放水。
讓演了五十個霸總的柯淳處理姐弟戀分手戲,本意是給個台階下。
劉濤現場改戲改得夠明顯了,臨時加了個披外套的細節遞戲,但凡接得住就能吹成"前輩提攜後輩"的佳話。
結果柯淳全程盯著地板數瓷磚縫,硬是把苦情戲演成了自閉症少年康復訓練。
最絕的是劉濤上手掰他下巴那下,觀眾都能聽見演技濾鏡碎裂的咔嚓聲。
向華強當場開價要簽人的舉動更魔幻。
這位港圈大佬盯著柯淳430萬抖音粉絲的數據,眼睛比看見周潤發年輕時還亮。
短劇圈現在就是個資本賭場,平臺拿著大數據算演員的"爆款係數",投資人追著"流量轉化率"跑馬圈地。
柯淳的日薪兩萬就是這麼來的——不是演技值這個價,是演演算法認定他的臉能撬動下沉市場。
導師席吵得最兇的時候,後台編導正在剪預告片。
郝蕾那句"技術性流淚"被做成鬼畜視頻,吳鎮宇的TVB梗配上《難兄難弟》BGM,曾志偉的港普吐槽加上熊貓頭表情包。
這年頭觀眾早看透了,所謂演技修羅場不過是新型流量密碼。
倒是節目播出後,橫店短劇劇組突然集體加表演課,價格翻倍的臺詞指導供不應求。
短劇演員現在卡在鄙視鏈中間。
老戲骨覺得他們毀表演,飯圈女孩捧他們當電子榨菜,平臺拿他們當人形印鈔機。
柯淳簡歷上寫"上戲科班"那欄特別刺眼,當年教他的表演系主任現在逢人就解釋:"我們真教過斯坦尼體系"。
有業內人士爆料,某平臺正在開發AI換臉技術,以後連真人哭戲都能省了,直接輸入"破碎感0.8,淚量1.5ml"參數自動生成。
節目錄製結束那晚,柯淳工作室發了條"虛心接受批評"的微博,評論區成了大型魔幻現場。
60後劇迷在罵內娛藥丸,00後粉絲在刷"哥哥不哭",影視公司老闆在私信商務合作。
最扎心的是有條熱評:"建議日薪按有效表演幀數結算,這樣你該倒貼節目組錢"。
橫店凌晨三點的酒店裡,柯淳剛掛掉經紀人電話。
新接的短劇專案叫《破產後我成了首富白月光》,合同規定十天拍完六十集。
窗外有無人機在拍路透,他對著鏡子練微笑時突然想起劉濤說的那句話:"演員的眼睛不是美瞳展示器,得裝得下人間煙火。
"手機螢幕亮起來,抖音自動推送了他三年前的話劇演出片段,那時他演《雷雨》里的周沖,謝幕時掌聲響了七分鐘。
短劇市場今年要衝800億,資本寒冬里這算是最暖和的炕頭。
但看著《無限超越班》里王星那場被綁架戲,柯淳應該明白了個道理:能騙過演算法的人設,終究騙不過觀眾的眼睛。
現在問題拋給所有人:當豎屏霸總每天在手機裡深情告白,橫屏演員在鏡頭前擠不出眼淚,到底是我們對表演的要求太高,還是對流量的底線太低?